【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动态虚拟阻抗在交流储能无功调节下垂控制中,根据多储能并联系统不同输电线路压差,自动调节虚拟阻抗,解决因为不同储能装置参数不同,导致的无功分配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介绍
[0002]电网容量不断增加,区域电网结构变的复杂,由光伏、风电等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点组成的微网,由于其低惯性、低阻尼特性,势必会对大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造成影响。储能单元作为可以灵活充放电的电源,能够实现在电网中动态吸收、释放能量,且因为其响应快速、控制灵活,在维持电网电压稳定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0003]为了使储能设备具备电压调节能力,在储能逆变装置中利用相应的功率控制系统、单机或加装独立控制装置完成下垂特性控制。但在储能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线路阻抗分布不均匀、输出压降非线性等问题,这就会导致储能逆变装置电压调节存在无无功分配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多储能并联系统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2)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将步骤1)多储能并联系统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3)根据步骤2)多储能并联系统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下垂系数,得到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4)建立母线电压和阻抗引起的单个储能电源点并网点电压差表达式;5)为了弥补步骤4)因为阻抗不同引起的电压差,建立动态虚拟阻抗;6)把步骤5)动态虚拟阻抗引入步骤4)电压差表达式中,得到动态虚拟阻抗压降;7)以双储能电源点微网为研究对象,建立具有步骤4)动态虚拟阻抗的双储能电源点逆变装置输出电压表达式;8)将步骤4)电压差表达式引入步骤7)双储能电源点逆变装置输出电压表达式中,得到双储能电源点逆变装置输出压差表达式;9)根据储能电源点1引入动态虚拟阻抗后压差与储能电源点2线路压差相等,基准阻抗产生的压降相等原则,联立步骤6)动态虚拟阻抗压降和步骤8)双储能电源点逆变装置输出压差表达式,建立虚拟阻抗压降与线路压差功率函数表达式;10)将步骤9)虚拟阻抗压降与线路压差功率函数表达式中用三角函数形式表达,得到虚拟阻抗三角函数式,并求解动态虚拟阻抗模值;11)根据步骤10)动态虚拟阻抗模值和阻抗角建立动态虚拟阻抗,将动态虚拟阻抗补偿电压加入步骤3)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中,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问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建立多储能并联系统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其中:R
i
、X
i
为第i条储能逆变装置所连线路滤波电路电阻值及感抗值;U
i
为储能逆变装置i交流侧电压;U0为网侧电压;δ为功角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R
f
<<X
f
,将步骤1)多储能并联系统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根根据步骤2)多储能并联系统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下垂系数k,得到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U
i
=U
0-kQ
i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决多储能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建立母线电压和阻抗引起的单个储能电源点并网点电压差表达式:其中:ΔU
i
是因为线路阻抗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沛豪,何凯琳,柴琦,王小辉,孙梦瑶,赵俊博,李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