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脆弱文物原位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和提取复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下脆弱文物原位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和提取复原方法。
[0002]研究背景
[0003]几千年来,在全世界的水下,包括海洋和内陆水域,遗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这些沉睡在水下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历史的重要证据,也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考虑到历史遗址的原真性、遗产所处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遗产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对于水下文物原则上都以原位保护作为首选方案
[1]。但是,当水下文物面临生物侵蚀
[2]、污染物化学腐蚀
[3]、气候或水流变化
[4]等因素威胁,或者因人类建设开发等因素干扰
[5]时,就必需考虑将其置于安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保护、研究或展示。
[0004]在以往的水下考古发掘中,一般使用塑料自封袋、特制托盘、金属网框等传统器物对文物进行提取
[6]。但是这些传统器物不适用于水下脆弱文物及遗迹的提取,因为在水下提取搬迁过程中,扰动的水流会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材料包括双层包覆层,所述的双层包覆层自内向外为临时固型材料层和复合材料隋形高强防护层,所述的复合材料隋形高强防护层主要包括吸有水下环氧树脂的强疏水亲油海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疏水亲油海绵(5)是浸涂了强疏水多壁碳纳米管(3)溶液的聚氨酯海绵(4),所述的强疏水多壁碳纳米管(3)溶液是通过长链硅氧烷(2)中的
‑
Si
‑
O
‑
Me与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1)结构中的
‑
OH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链硅氧烷(2)为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环氧树脂是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记为A组分,采用改性的酚醛胺型固化剂,记为B组分,使用时A、B组分以一定质量比混合,固化时间可由混合比调节,所述的强疏水亲油海绵(5)包裹着防粘隔膜,所述的临时固型材料层包括贴敷在水下脆弱文物表面的纤维布、围栏框架和填充在纤维布和围栏框架之间的临时固型材料;所述的纤维布是聚丙烯纤维布或聚酯纤维布或尼龙纤维布,所述纤维布的熔点在40
‑
60℃,断裂强度大于5cN/dtex,伸长率小于30%,孔隙率大于70%,纤维直径在1
‑
6um之间;所述的临时固型材料是单一化合物或以该单一化合物为主的含量大于90%的混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在水下黏结木材、金属、陶瓷或砂粒,所述的单一化合物是二苯甲酮或丹皮酚或藜芦醛,化学结构式分别如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栏框架为金属网框架,是由铜或铝或不锈钢材质的孔径为80
‑
120目的金属网制成,所述的金属网框架与待取水下脆弱文物形态相当,所述的金属网围栏框架按照待提取水下脆弱文物的俯视平面形态制作,制成一个能环绕文物的围栏,使临时固型材料在围栏内固结,使整个围栏内凝固成一个整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材料还包括设置于最外层的自粘绷带层,所述的自粘绷带层为具有一定宽度的依靠物理锁扣紧密粘结的双面自粘尼龙编织带,所述的金属网框架由90
‑
110目的金属网制成。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重包裹的提取材料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疏水亲油海绵(5)在使用前制备,按水下文物包裹需要和拆卸方便制成若干块,将吸饱水下环氧树脂的强疏水亲油海绵(5)用防粘隔膜覆盖,送入水下进行二次隋形包裹。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原位临时固型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