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络合指数豌豆淀粉
‑
乳化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络合指数豌豆淀粉
‑
乳化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淀粉是淀粉类食物中最主要的升糖碳水化合物,由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葡聚糖组成。当淀粉糊化体系中存在适当的客体分子时,直链淀粉分子内氢键的作用使淀粉链发生卷曲,可以形成单螺旋链,整个单螺旋链呈圆筒形腔体结构,腔体内部疏水,能与一些具有疏水性基团的客体分子发生疏水相互作用,将客体分子包结到其空腔内部形成直链淀粉
‑
脂质复合物。
[0003]淀粉糊化体系中线性淀粉链的释放量、作为客体分子的脂质的水溶性以及在体系中的分散性是影响直链淀粉
‑
脂质复合物形成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淀粉脱支处理后可以释放更多的可参与络合的线性淀粉链,促进复合物的形成。但是天然淀粉的分支密度较低,在脱支过程中被普鲁兰酶或异淀粉酶水解的且适宜复合物形成的线性淀粉链数量有限,采用单一脱支酶处理效果欠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络合指数豌豆淀粉
‑
乳化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复合酶处理豌豆淀粉:将豌豆淀粉加入到缓冲溶液中,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
‑
10%的淀粉乳溶液;将淀粉乳在90
‑
95℃下加热30
‑
60min,冷却至50
‑
55℃,加入麦芽糖淀粉酶,水解后进行灭酶处理,冷却至50
‑
55℃,加入葡聚糖分支酶,水解后进行灭酶处理;步骤二,豌豆淀粉脱支处理:将步骤一得到的水解液pH值调整至4.5
‑
5.0,在55
‑
60℃下加入普鲁兰酶,脱支后进行灭酶处理;步骤三,豌豆淀粉
‑
乳化剂复合物糊化法构建:将乳化剂溶解后添加至步骤二得到的脱支处理后的豌豆淀粉水解液中,在90
‑
95℃下加热糊化60
‑
90min,反应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步骤四,醇洗离心: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分离,洗涤,除去混合物中未反应的乳化剂,然后离心,去除上清液;步骤五,冷冻干燥及粉碎过筛:将步骤四得到的沉淀物经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豌豆淀粉
‑
乳化剂复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络合指数豌豆淀粉
‑
乳化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缓冲溶液是指pH值为6.8
‑
7.0的乙酸钠缓冲溶液;麦芽糖淀粉酶添加量为4
‑
16U/g,酶解时间为20
‑
50min;葡聚糖分支酶添加量为10
‑
40U/g,酶解时间为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崔波,袁超,邹飞雪,吴正宗,郭丽,于滨,赵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