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004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一种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步骤一,选种:选择水星1号、金秋初日等金色蚕种作为蚕种;步骤二,蚕室建设:同时设有一间贮桑室,一间小蚕室;步骤三,小蚕养殖:小蚕在1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涉及蚕养殖。

技术介绍

[0002]金色蚕种是采用杂交、回交,导入色彩基因,定向选育品系提纯,不断改进品种性状,培育出的色彩纯正的金色蚕种亲本材料。金色蚕种具有蚕茧大,丝长长,出丝率高,颜色鲜艳,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黄酮素等特点。但此品种目前仅在浙江局部进行养殖,大面积的养殖还未开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色蚕种蚕种小蚕共育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6]步骤一,选种:选择水星1号、金秋初日等金色蚕种作为蚕种;
[0007]步骤二,蚕室建设:同时设有一间贮桑室,一间小蚕室;
[0008]步骤三,小蚕养殖:小蚕在1龄

2龄时,养殖温度为27.5~28℃,干湿差0.5~1℃,每天喂三次叶,桑叶切成细丝状;小蚕在2龄

3龄时,2龄后养殖温度为27~27.5℃,干湿差1~1.5℃,3龄后养殖温度为27℃,干湿差1.5~2℃,每天喂两次叶,桑叶整叶投喂,但在2龄、3龄眠前最后一口时,桑叶切成细丝状。
[0009]首先,养殖者可以依据本专利的方法,在全国各地建设蚕室,养殖金色蚕种,有利于金色蚕种的推广以及大面积的养殖。其次,本专利的养殖方法通过对温度、干湿度、桑叶大小、桑叶投喂次数的控制,取得了蚕成长快、成活率高、桑叶节省的有益效果,进而可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更加有利于金色蚕种的推广。
[0010]优选,步骤二中,养殖户不设催青室,采用小蚕直接分发到养殖户的方式,小蚕配送时间为早上6:00前。夏季配送时间优选在早上5:00前。通过省去催青室,可以进一步降低养殖户的投资建设成本,更加有利于金色蚕种的推广。通过小蚕分发,统一催青,可以保证蚕种的孵化率以及孵化的一致性。
[0011]优选,步骤二中,在小蚕养殖前,需要对小蚕室、小蚕养殖用的蚕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养蚕前,对小蚕室内外打扫,并用含氯1%的漂白粉消毒液喷消,竹木蚕具用漂白粉加石灰消毒液浸消,其他蚕具熏蒸或煮蒸,蚕具洗消后集中放置蚕室中,再用消毒散关闭门窗进行一次熏烟消毒。
[0012]优选,步骤二中,小蚕室坐北向南。从而保证小蚕室的通风和采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散光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小蚕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6]一种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步骤一,选种:选择水星1号、金秋初日等金色蚕种作为蚕种;步骤二,蚕室建设:同时设有一间贮桑室,一间小蚕室;步骤三,小蚕养殖:小蚕在1龄

2龄时,每天喂三次叶,桑叶切成细丝状;小蚕在2龄

3龄时,每天喂两次叶,桑叶整叶投喂,但在2龄、3龄眠前最后一口时,桑叶切成细丝状。
[0017]关于蚕室建设,参照图1、图2
[0018]小蚕室优选坐北向南,从而保证小蚕室的通风和采光。也可以小蚕室内设有采光系统和通风系统。可以在小蚕室的顶部设散光板1,散光板1的侧壁上设有LED灯带2,LED灯带2上的LED贴片朝向散光板1。从而使LED贴片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下方的小蚕,而是先照射散光板1,再由散光板1向外发出。从而使光线更均匀且不刺眼。优选,散光板1有多块,均为方形状,相邻的两块散光板1有一个边抵在一起,散光板1与小蚕室的南墙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与小蚕室的北墙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处设有第一反光板,第二间隙处设有第二反光板6。小蚕室的南墙上开有门、第一窗户7,第一窗户7的外侧下方设有第三反光板3,第三反光板3朝向第一反光板,小蚕室的北墙上开有第二窗户,第二窗户的外侧下方设有第四反光板,第四反光板朝向第二反光板6,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6均位于散光板1的上方,且朝向散光板1。从而利用反光板将室外阳光引入室内,利用散光板1将引入的光线进行扩散。
[0019]小蚕室还可以在南墙上开有第一通风孔,在北墙上开有第二通风孔,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位于室内的端口连接有导风通道4,导风通道4的纵截面呈“L”状,由位于水平方向上的第一子通道和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第二子通道构成,第一子通道的进风端口抵在小蚕室的墙上,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开在墙与进风端口对应的位置上,第二子通道的出风端口位于散光板1的上方,且与散光板1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均安装在第一子通道位于下方的侧壁的外侧。第二子通道的出风端口与散光板1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可以避开反射光路,减少对光线的遮挡,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出风端口顺利出风。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出风端口的高度越靠近墙高度越高,从而形成倾斜的出风端口。倾斜的出风端口,可以进一步减少对光线的遮挡,同时,可以利用出风端口远离墙的一侧,对风进行遮挡,使风更多的流向间隙,然后流向下方的蚕架。进一步优选,出风端口远离墙的一侧抵在散光板1上。从而进一步减少流向散光板1上方的风。本专利的风道设计,利用散光板1改变风向,可以有效增加风道的长度,提高通风效果。并有利于对室内温度、干湿度的控制。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均可以有几个。可以是圆形状的,也可以是方形状的,还可以是长条状的。以圆形状为最佳。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上可以设排风机。
[0020]散光板1、LED灯带、反光板、窗户构成采光系统。通风孔、导风通道、散光板1、窗户、排风机构成通风系统。
[0021]小蚕室内还可以设紫外灯5,紫外灯5位于散光板1的上方。从而在养殖前,可以利用紫外灯5进行杀菌。位于紫外灯5下方的散光板1,可以对紫外灯5的光线进行有效扩散,从而保证紫外杀菌效果。
[0022]小蚕室内还设有养殖用蚕架。蚕架包括位于水平方向上的环形轨道状的第一支撑
架8、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架8的第二支撑架9,第一支撑架8上可以设有传送带,第二支撑架9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转动的驱动电机。本专利创造性地在第一支撑架上设传动带,通过传动带的转动,带动传动带上的蚕匾转动,从而实现蚕匾位置的改变,进而改变小蚕的光照、温度、干湿度情况。第一支撑架转动不是本专利的创新点,该技术在旋转货架上、旋转寿司餐厅里都可以见到,本专利的创新点在于将该技术应用到了小蚕养殖上,从而改变小蚕的光照、温度、干湿度情况,使小蚕的生长一致性更好。为了避免部分蚕位于蚕匾边侧,蚕匾旋转造成部分蚕掉落或被碾压的情况,优选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设有定时模块。控制器根据定时模块,定时控制驱动电机带动蚕匾转动,达到设定时间后,停止转动,再到达设定时间后,开始转动。从而使传动带间歇式的转动。优选,位于同一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一支撑架可以有多个,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架的转动方向相反。蚕匾的外边缘处设有先向上延伸,再向内延伸,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色蚕种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选种:选择金色蚕种作为蚕种;步骤二,蚕室建设:同时设有一间贮桑室,一间小蚕室;步骤三,小蚕养殖:小蚕在1龄

2龄时,养殖温度为27.5~28℃,干湿差0.5~1℃,每天喂三次叶,桑叶切成细丝状;小蚕在2龄

3龄时,2龄后养殖温度为27~27.5℃,干湿差1~1.5℃,3龄后养殖温度为27℃,干湿差1.5~2℃,每天喂两次叶,桑叶整叶投喂,但在2龄、3龄眠前最后一口时,桑叶切成细丝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养殖户不设催青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色蚕种金色蚕种小蚕共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小蚕直接分发到养殖户,小蚕配送时间为早上6:00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色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山标宋春常沈守兵杨柴李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