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91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蚕的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端连接有滚筒线,所述滚筒线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滚筒线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装置主体表面设置有蚕盘主体,所述蚕盘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蚕盘主体靠近电机一端设置有滚筒线,所述蚕盘主体远离电机一侧设置有智能勾取轨道,所述智能勾取轨道底端设置有丝杠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体较长,对蚕盘主体的存储量大,养蚕效率增高,蚕盘主体进出运输采用电控结构,精准控制,稳定可靠,且蚕盘主体输送平稳可靠,无噪音,不会对蚕盘主体造成磨损。不会对蚕盘主体造成磨损。不会对蚕盘主体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蚕的养殖
,具体为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成本在农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符号之一的蚕桑产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面临衰亡。蚕桑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在农村养蚕中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养蚕装置。在目前养蚕中,采用的全人工的方式,因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个人所能照看的蚕簸数量极其有限,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养蚕的成本也增高,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养蚕的现状,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振兴,现有的养殖技术虽然历经多年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问题一:传统养蚕技术往往使用人工的方式来移动蚕盘,增加了劳动成本,效率还比较低,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0004]问题二:传统养蚕技术不能较大量的对蚕盘进行存储,使养蚕效率较为低下,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装置使用人力方式移动蚕盘主体较为麻烦,以及蚕盘主体的储存量较小,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端连接有第一滚筒线,所述第一滚筒线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滚筒线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装置主体表面设置有蚕盘主体,所述蚕盘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蚕盘主体靠近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筒线,所述蚕盘主体远离电机一侧设置有智能勾取轨道,所述智能勾取轨道底端设置有丝杠组件,所述智能勾取轨道两端皆设置有蚕盘无动力滚筒储存线,所述蚕盘主体靠近电机一侧设置有固定块。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靠近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设置有滚筒,所述固定块靠近电机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0008]优选的,所述蚕盘主体表面两端皆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端螺纹连接有脚杯。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滚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电机底端设置有支撑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设置有蚕盘主体、限位杆;第一固定杆、滑轮、滚筒线和智能勾取轨道,通过上述设计,整个装置线体较长,使得对蚕盘主体的存储量大,养
蚕效率增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2、该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设置有固定块、滑轨、滚筒和第二连接杆,通过上述设计,蚕盘主体进出运输采用电控结构,精准控制,稳定可靠,且蚕盘主体输送平稳可靠,无噪音,不会对蚕盘主体造成磨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中:110、装置主体;120、支撑杆;121、脚杯;130、第一滚筒线;131、第一连接杆;132、第一齿轮;133、第二齿轮;140、电机;141、支撑板;210、蚕盘主体;211、限位杆;220、第一固定杆;230、滑轮;240、第二滚筒线;250、智能勾取轨道;260、丝杠组件;261、蚕盘无动力滚筒储存线;310、固定块;320、滑轨;330、滚筒;340、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包括装置主体110,装置主体110一端连接有第一滚筒线130,第一滚筒线130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1,装置主体110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0,第一滚筒线130底端设置有电机140,装置主体110表面设置有蚕盘主体210,蚕盘主体210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20,第一固定杆220表面设置有滑轮230,蚕盘主体210靠近电机140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筒线240,蚕盘主体210远离电机140一侧设置有智能勾取轨道250,智能勾取轨道250底端设置有丝杠组件260,智能勾取轨道250两端皆设置有蚕盘无动力滚筒储存线261,蚕盘主体210靠近电机140一侧设置有固定块310,通过该设计,线体长,蚕盘存储量大,节奏可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固定块310靠近电机140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轨320,滑轨320内部设置有滚筒330,固定块310靠近电机140一侧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40,通过上述设计,主体进出运输采用电控结构,精准控制,稳定可靠,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0018]蚕盘主体210表面两端皆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1,通过上述设计,能对蚕盘主体210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其自身移动而造成不利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9]支撑杆120底端螺纹连接有脚杯121,通过该设计,能让装置主体110能稳定接地,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0]第一连接杆131的外部滚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通过该设计,能使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同轴转动,频率一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1]电机140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41,通过该设计,能给电机140提供一个支撑作用,防
止电机140工作产生的震动影响蚕盘主体210的移动,提高了装置的保护性。
[0022]工作原理:蚕盘主体210从第一滚筒线130处进入,通过第二滚筒线240和智能勾取轨道250来回拉动驱动蚕盘主体210,有节奏的在蚕盘无动力滚筒储存线261上存储,流动,到出口处送出,实现蚕盘主体210运输采用电控结构,精准控制,稳定可靠的操作以及采用滚筒330输送,蚕盘主体210输送平稳可靠,无噪音,不会对蚕盘主体210造成磨损的操作。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养蚕勾取式蚕盘储存线,包括装置主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10)一端连接有第一滚筒线(130),所述第一滚筒线(130)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1),所述装置主体(110)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0),所述第一滚筒线(130)底端设置有电机(140),所述装置主体(110)表面设置有蚕盘主体(210),所述蚕盘主体(210)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20),所述第一固定杆(220)表面设置有滑轮(230),所述蚕盘主体(210)靠近电机(140)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筒线(240),所述蚕盘主体(210)远离电机(140)一侧设置有智能勾取轨道(250),所述智能勾取轨道(250)底端设置有丝杠组件(260),所述智能勾取轨道(250)两端皆设置有蚕盘无动力滚筒储存线(261),所述蚕盘主体(210)靠近电机(140)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忠许晓明郝俊波彭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祥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