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轴流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93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9
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轴流血泵,用于辅助衰竭心脏的血液循环。该血泵包括前置导管、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泵体和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固定在套筒上;泵体包括转子轮毂、转子叶片、后导叶轮毂和后导叶叶片。该血泵的主要特点该采用渐变内径,渐变内径的最小截面积与转子中部流场区域的截面积相同,且转子轮毂与后导叶轮毂之间通过齿状密封结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转子区域流场截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因流场区域截面积变化带来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了血泵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缝隙区域血细胞的侵入,解决了现有微创介入式轴流血泵转子轮毂和后导叶轮毂的缝隙区域血细胞损伤较大的问题,从而显著增强了血泵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轴流血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轴流血泵,可用于辅助衰竭心脏的血液循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式人工心脏血泵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现在临床应用的人工心脏血泵都是开胸进行安装,手术难度大,创伤面积大;采用微创技术从股动脉介入微型轴流血泵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前置导管从主动脉下探至左心室,然后导管穿过动脉瓣,血流经过泵提升压力和流量进入主动脉弓,从而降低心脏负荷,为全身提供血液辅助流动。但由于微创介入式轴流血泵尺寸较小,导致流速较大,进而容易导致较大的能量损失,主要表现为在套筒入口处截面积变化带来的损失、转子和后导叶区域的损失、出流口处的扰动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微创介入式轴流血泵体积较小、流速较大、能量损失较大的特点导致需要达到更高的转速(20000

30000rpm)才能满足人体循环的要求,会增加转子轮毂和后导叶轮毂的缝隙区域血细胞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轴流血泵,该血泵包括前置导管(1)、套筒(2)、泵体和微型电机(3),泵体和微型电机(3)设置在套筒内,微型电机固定在套筒上,在套筒上设有出流口(10);所述泵体包括转子和后导叶,转子包括转子轮毂(4)和转子叶片(5),所述的后导叶包括后导叶轮毂(6)和后导叶叶片(7);微型电机输出轴(9)穿过后导叶与转子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入口处设有渐变内径(11),该渐变内径包括渐缩段(13)和渐扩段(14),渐变内径的最小截面积与转子中部流场区域的截面积相同,渐缩段变化曲线和渐扩段变化曲线整体光滑,开始和结束处导数为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变化曲线通过使用FLUENT软件计算套筒入口压力10000Pa、流量4L/min时渐缩段内的能量损失,并基于能量损失最小的优化得到渐缩段变化曲线为:y=0.6468x2‑
0.14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文吴啸陈成瀚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