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滑门导轨及其电动侧滑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989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侧滑门导轨及其电动侧滑门系统,包括导轨板,所述导轨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导轨板位于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导轨口,所述导轨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所述滑槽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台阶槽,所述台阶槽底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远离台阶槽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使得侧滑门的开启十分顺畅,不会造成卡滞和回弹,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并且能对导轨内的铰链滚轮进行清洁,使汽车侧滑门在长久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难以开启的情况,十分值得推广。十分值得推广。十分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滑门导轨及其电动侧滑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侧滑门
,具体为一种汽车侧滑门导轨及其电动侧滑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汽车车门常采用经铰链铰接的扇式车门,而如今车位之间的间距普遍较小,但是扇式车门在使用过程中开启车门时需要较大空间,这就使得经常会出现汽车两侧空间较小车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凸显出了扇式车门的使用不便,这就导致汽车车门对侧滑门的使用需求日益增长,侧滑门最大优势在于开启后相对拥有更佳便捷性,方便乘客出入车厢以及便于往车厢里装卸货物等,为了保证侧滑门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就需要用到侧滑门导轨。
[0003]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920127871.4”的一种微车侧滑门导轨,该导轨的截面为槽状结构,具有上槽边、侧槽边和下槽边,其中上槽边向下弯折,形成限位边,下槽边向下弯折,形成连接边,在所述限位边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加强边,该第一加强边与限位边相贴合。通过改变导轨的截面形式进行加强,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受力变形问题,完全能够满足侧滑门导轨铰链系统的刚度需要,这样开启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滑门导轨,包括导轨板(1),所述导轨板(1)内开设有滑槽(2),所述导轨板(1)位于滑槽(2)的一侧开设有导轨口(3),所述导轨板(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台阶槽(5),所述台阶槽(5)底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远离台阶槽(5)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8),所述连接臂(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0);所述缓冲盒(4)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U型槽(11),所述U型槽(11)内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所述第一转杆(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一转杆(13)靠近台阶槽(5)的一端设置有减刹杆(15),所述第一转杆(13)和减刹杆(15)通过第三转轴(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3)远离台阶槽(5)的另一端设置有锁舌杆(16),所述第一转杆(13)和锁舌杆(16)通过第三转轴(14)转动连接,所述锁舌杆(16)远离第一转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舌块(17),所述减刹杆(15)远离第一转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块(18),所述清洁块(18)上活动连接有减刹块(19);所述清洁块(19)内开设有装置腔(20),所述装置腔(20)底部开设有转杆腔(21),所述装置腔(20)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复位弹簧(22),所述减刹块(19)通过第二复位弹簧(22)和清洁块(18)活动连接,所述减刹块(19)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活动于装置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甜李徳云舒胜璟侯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