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志球专利>正文

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88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涉及防沉降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易发生沉降,但现所采用的防沉降结构只是单一的叠加放置防沉降块,其与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并无防沉降结构接触,其所起到的防沉降效果不佳,还是易发生沉降的问题。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放置有数量可增减的防沉降机构。安装时,可依据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所挖凹槽的深度,选择相对应数量的防沉降机构,当多组呈反向安装的防沉降机构叠加安装后,每相邻两组呈反向安装的防沉降机构中圆柱B分别内嵌插入在软土路基或正常路基内部,进一步增强防沉降机构的防沉降效果。机构的防沉降效果。机构的防沉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沉降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点是整段公路最薄弱的部分,在运营使用过程中,此位置也较容易沉降。
[0003]例如申请号:CN202010729146.5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基防沉降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包括挖设于地面上的基坑,所述基坑内底壁固定铺设有防沉降混凝土层,防沉降混凝土层上表面铺设有砂石层,砂石层上表面铺设有混凝灰土层,混凝灰土层上方插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底端依次将混凝灰土层、砂石层和防沉降混凝土层贯穿并插入地下,混凝灰土层上表面放置有钢筋笼网,钢筋笼网内用于浇筑混凝土,地基固定在钢筋笼网上表面,地基下方设有若干防沉降装置,防沉降装置用于支撑地基,本申请达到了有效防止地基发生沉降的效果。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易发生沉降,但现所采用的防沉降结构只是单一的叠加放置防沉降块,其与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并无防沉降结构接触,其所起到的防沉降效果不佳,还是易发生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以解决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易发生沉降,但现所采用的防沉降结构只是单一的叠加放置防沉降块,其与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并无防沉降结构接触,其所起到的防沉降效果不佳,还是易发生沉降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放置有数量可增减的防沉降机构,且最上方的防沉降机构顶部扣接有顶部压块;每相邻两组所述防沉降机构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挤压机构;所述顶部压块顶端面与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软土路基、正常路基及顶部压块顶端面共同铺设有一层覆盖层;所述防沉降机构包括有内嵌机构,圆形滑动腔内部滑动安装有一组内嵌机构,且内嵌机构包括有圆块、滚珠A、圆柱A、倾斜切断面A、圆柱B、复位弹簧、倾斜切断面B和横向
切断面,圆块外周面呈环形阵列状共内嵌转动安装有四颗滚珠A,圆块左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根圆柱A,且圆柱A外周面左端顶侧开设有一处倾斜切断面A,圆块右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根圆柱B,且圆柱B外围套接有一根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左端与圆块右端面相焊接,圆柱B外周面右端顶侧及底侧均开设有一处倾斜切断面B,圆柱B外周面底侧开设有一处横向切断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压块包括有螺纹盲孔A和圆形限位凹槽A,顶部压块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限位凹槽A,顶部压块底端面右侧部位开设有一处圆形限位凹槽A。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沉降机构包括有压块、圆形限位凸起、圆形限位凹槽B和螺纹盲孔B,压块顶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设置有一根圆形限位凸起,且压块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限位凹槽B,压块底端面右侧部位开设有一处螺纹盲孔B,防沉降机构与顶部压块安装状态下,圆形限位凹槽A与四根圆形限位凸起插接配合,且压块顶端面与顶部压块底端面相贴合,相邻两组防沉降机构安装状态下,上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与下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呈反向安装,上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中四处圆形限位凹槽B与下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中四根圆形限位凸起插接配合,且上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中压块底端面与下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中压块顶端面相贴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沉降机构包括有矩形贯穿口、圆形滑动腔、圆形通孔A和圆形通孔B,压块顶端面左侧部位开设有一处贯通压块底端面的矩形贯穿口,压块右侧内部开设有一处圆形滑动腔,且矩形贯穿口与圆形滑动腔之间通过一处圆形通孔B相连通,并且圆形通孔B与圆形滑动腔处于同轴心状态,压块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圆形滑动腔相连通的圆形通孔A,且圆形通孔A与圆形滑动腔处于同轴心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沉降机构包括有弧形限位滑槽,圆形滑动腔内周面呈环形阵列状共开设有四处弧形限位滑槽,且弧形限位滑槽长度与圆形滑动腔长度相一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嵌机构安装状态下,圆块位于圆形滑动腔内,且圆块直径小于圆形滑动腔直径,四颗滚珠A分别滑动连接在四处弧形限位滑槽内,圆柱A位于圆形通孔B内,且圆形通孔B直径大于圆柱A直径,圆柱A外周面左端顶侧所开设的倾斜切断面A朝向上方,复位弹簧右端与圆形滑动腔右端面相接触,复位弹簧普通伸展状态下,圆块左端面与圆形滑动腔左端面相接触,且圆柱B右端未超出圆形通孔A,并且圆柱B直径小于圆形通孔A直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挤压圆柱、螺柱、倾斜切断面C和滚珠B,挤压圆柱顶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根螺柱,且挤压圆柱底端面开设有一处倾斜切断面C,且倾斜切断面C与倾斜切断面A相平行,倾斜切断面C轴心部位内嵌转动安装有一颗滚珠B。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与顶部压块安装状态下,螺柱与螺纹盲孔A螺纹相连接,当顶部压块底端面与压块顶端面相贴合状态下,挤压圆柱位于矩形贯穿口内,且挤压圆柱外周面与矩形贯穿口右端面相接触,这时圆柱A左端完全收纳于圆形通孔B内,圆柱B右端伸出圆形通孔A;挤压机构与防沉降机构安装状态下,螺柱与螺纹盲孔B螺纹相连接,当相邻两组防沉降机构相贴合状态下,上方一组防沉降机构所螺纹相连接的挤压圆柱位于下方一组防沉降机构的矩形贯穿口内,且挤压圆柱外周面与矩形贯穿口右端面相接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装时,可依据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所挖凹槽的深度,选择相对应数量的
防沉降机构,当多组呈反向安装的防沉降机构叠加安装后,每相邻两组呈反向安装的防沉降机构中圆柱B分别内嵌插入在软土路基或正常路基内部,进一步增强防沉降机构的防沉降效果,且本专利技术防沉降机构中圆柱B外周面底侧开设有一处横向切断面,通过横向切断面进一步增加圆柱B与软土路基或正常路基的接触面积,保证防沉降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顶部压块、防沉降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顶部压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沉降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内嵌机构去除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嵌机构顶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土路基(1),所述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交界处放置有数量可增减的防沉降机构(5),且最上方的防沉降机构(5)顶部扣接有顶部压块(4);每相邻两组所述防沉降机构(5)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挤压机构(6);所述顶部压块(4)顶端面与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软土路基(1)、正常路基(2)及顶部压块(4)顶端面共同铺设有一层覆盖层(3);所述防沉降机构(5)包括有内嵌机构(5010),圆形滑动腔(506)内部滑动安装有一组内嵌机构(5010),且内嵌机构(5010)包括有圆块(01)、滚珠A(02)、圆柱A(03)、倾斜切断面A(04)、圆柱B(05)、复位弹簧(06)、倾斜切断面B(07)和横向切断面(08),圆块(01)外周面呈环形阵列状共内嵌转动安装有四颗滚珠A(02),圆块(01)左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根圆柱A(03),且圆柱A(03)外周面左端顶侧开设有一处倾斜切断面A(04),圆块(01)右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根圆柱B(05),且圆柱B(05)外围套接有一根复位弹簧(06),并且复位弹簧(06)左端与圆块(01)右端面相焊接,圆柱B(05)外周面右端顶侧及底侧均开设有一处倾斜切断面B(07),圆柱B(05)外周面底侧开设有一处横向切断面(08)。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压块(4)包括有螺纹盲孔A(401)和圆形限位凹槽A(402),顶部压块(4)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限位凹槽A(402),顶部压块(4)底端面右侧部位开设有一处圆形限位凹槽A(4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机构(5)包括有压块(501)、圆形限位凸起(502)、圆形限位凹槽B(504)和螺纹盲孔B(505),压块(501)顶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设置有一根圆形限位凸起(502),且压块(501)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圆形限位凹槽B(504),压块(501)底端面右侧部位开设有一处螺纹盲孔B(505),防沉降机构(5)与顶部压块(4)安装状态下,圆形限位凹槽A(402)与四根圆形限位凸起(502)插接配合,且压块(501)顶端面与顶部压块(4)底端面相贴合,相邻两组防沉降机构(5)安装状态下,上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5)与下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5)呈反向安装,上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5)中四处圆形限位凹槽B(504)与下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5)中四根圆形限位凸起(502)插接配合,且上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5)中压块(501)底端面与下方的一组防沉降机构(5)中压块(501)顶端面相贴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机构(5)包括有矩形贯穿口(503)、圆形滑动腔(506)、圆形通孔A(508)和圆形通孔B(509),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球王洪田刘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志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