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77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平行设置,三孔喇叭口设置在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长丝的尾端喂入前罗拉的后钳口;第一吊锭上的第一粗纱和第二吊锭上的第二粗纱通过双槽口定位器及三孔喇叭口的两侧孔分别喂入中罗拉中在前罗拉的后钳口处与长丝融合;第三吊锭上的第三粗纱通过导纱杆喂入后罗拉的喇叭口中,并且依次通过三孔喇叭口的中间孔、中罗拉的喇叭口在前罗拉的后钳口处与长丝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混色纺纱技术、包芯纱纺纱技术和彩丝材料有机的进行了结合,产品不仅保型良好、抗起球,同时赋予了纺纱亮丽色彩。色彩。色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纱线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包芯纱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已有40余年的生产历史。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包芯纱产品的诞生迎合了市场对服装吸湿、透气、保型、穿着伸缩自如、无压迫感和束缚感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式服装,如泳装、体操服等贴身类的运动系列;如裤袜、兔毛衫、羊毛纱等家居系列;如夹克、衬衫、牛仔等休闲系列。包芯纱运用于混色纺纱领域有其更加明显的优势:
[0003]1)纱线不再染色,后道生产工序变短,客户易于接受;
[0004]2)纱线强力增加,客我的生产效率均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
[0005]3)可充分利用各组分的优势,满足不同织物对纱线的要求(如天然纤维覆盖在纱线的外围可以提供舒适的手感和满意的外观);
[0006]4)可利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化学纤维承担较高程度的纱线强力和弹性、快干等相关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纱机、粗纱机、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和三孔喇叭口;所述前罗拉、所述中罗拉和所述后罗拉平行设置,所述三孔喇叭口设置在所述后罗拉和所述中罗拉之间;所述细纱机包括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所述长丝喂入装置、所述张力控制器和所述导丝轮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长丝的尾端喂入所述前罗拉的后钳口处;所述粗纱机包括第一吊锭、第二吊锭、第三吊锭、双槽口定位器和导纱杆;所述第一吊锭上的第一粗纱和所述第二吊锭上的第二粗纱通过所述双槽口定位器及所述三孔喇叭口的两侧孔分别喂入所述中罗拉的喇叭口中在所述前罗拉的后钳口处与所述长丝融合;所述第三吊锭上的第三粗纱通过所述导纱杆喂入所述后罗拉的喇叭口中,并且依次通过所述三孔喇叭口的中间孔、所述中罗拉的喇叭口在所述前罗拉的后钳口处与所述长丝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的喇叭口为高低喇叭口。3.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种或多种颜色的纤维分别在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和并条之后制成有色的粗纱A;2)粗纱A的第三粗纱从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经过后罗拉的握持喂入中罗拉后方的三孔喇叭口的中间喇叭口,后罗拉在伺服控制电机作用下间歇运动;3)粗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太顺应盛华胡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