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33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平行设置,三孔喇叭口设置在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长丝的尾端喂入前罗拉的后钳口;第一吊锭上的第一粗纱和第二吊锭上的第二粗纱通过双槽口定位器及三孔喇叭口的两侧孔分别喂入中罗拉,在前牵伸区与长丝融合;第三吊锭上的第三粗纱通过导纱杆喂入后罗拉的喇叭口中,并且依次通过中罗拉后的三孔喇叭口的中间孔在前牵伸区与长丝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混色纺纱技术、包芯纱纺纱技术和彩丝材料有机的进行了结合,产品不仅保型良好、抗起球,同时赋予了纺纱亮丽色彩,并呈现彩丝不完全包覆渗透折射的外观。折射的外观。折射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纱线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包芯纱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已有40余年的生产历史。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包芯纱产品的诞生迎合了市场对服装吸湿、透气、保型、穿着伸缩自如、无压迫感和束缚感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式服装,如泳装、体操服等贴身类的运动系列;如裤袜、兔毛衫、羊毛纱等家居系列;如夹克、衬衫、牛仔等休闲系列。包芯纱运用于混色纺纱领域有其更加明显的优势:
[0003]1)纱线不再染色,后道生产工序变短,客户易于接受;
[0004]2)纱线强力增加,客我的生产效率均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
[0005]3)可充分利用各组分的优势,满足不同织物对纱线的要求(如天然纤维覆盖在纱线的外围可以提供舒适的手感和满意的外观);
[0006]4)可利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化学纤维承担较高程度的纱线强力和弹性、快干等相关性能;
[0007]5)能利用功能性长丝实现纱线产品的功能化,如吸湿速干、抗菌、抗紫外等;
[0008]6)能利用有色长丝实现纱线产品的时尚外观化;
[0009]7)利用该技术纺制的纱线织物能较好地改善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0010]8)能降低染色纤维的使用比例,不仅环保,更有利于改善有色涤纶品种的可纺性。
[0011]但是,一直以来市场上的包芯纱线均为本色纱线,且为梭织用纱,将包芯纱生产技术运用于混色纺纱生产几乎是空白。
[0012]因此,提供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能够将混色纺纱技术、包芯纱纺纱技术和彩丝材料有机的进行结合。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包括细纱机、粗纱机、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和三孔喇叭口;
[0016]所述前罗拉、所述中罗拉和所述后罗拉平行设置,所述三孔喇叭口设置在所述后罗拉和所述中罗拉之间;
[0017]所述细纱机包括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所述长丝喂入装置、所述张力控制器和所述导丝轮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长丝的尾端喂入所述前罗拉的后钳口处;
[0018]所述粗纱机包括第一吊锭、第二吊锭、第三吊锭、双槽口定位器和导纱杆;所述第一吊锭上的第一粗纱和所述第二吊锭上的第二粗纱通过所述双槽口定位器及所述三孔喇叭口的两侧孔分别喂入所述中罗拉的喇叭口中在前牵伸区与所述长丝融合;所述第三吊锭上的第三粗纱通过所述导纱杆喂入所述后罗拉的喇叭口中,并且依次通过所述三孔喇叭口的中间孔、所述中罗拉的喇叭口在前牵伸区与所述长丝融合。
[0019]进一步的,所述后罗拉的喇叭口为高低喇叭口。
[0020]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将混色纺纱技术、包芯纱纺纱技术和彩丝材料有机的进行了结合,产品不仅保型良好、抗起球,同时赋予了纺纱特有的亮丽色彩,并呈现彩丝不完全包覆渗透折射的时尚外观,可用于针织和梭织用纱,制成牛仔、T恤、运动装、正装、休闲服等,是织造时尚、休闲、运动纺织品面料的上佳原料。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粗纱和长丝走位示意图;
[0025]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高低喇叭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包括细纱机、粗纱机、前罗拉1、中罗拉2、后罗拉3和三孔喇叭口4;
[0028]前罗拉1、中罗拉2和后罗拉3平行设置,三孔喇叭口4设置在后罗拉3和中罗拉2之间;
[0029]细纱机包括长丝喂入装置5、张力控制器6和导丝轮7;长丝喂入装置5、张力控制器6和导丝轮7按照长丝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并且长丝的尾端喂入前罗拉1的后钳口处;
[0030]粗纱机包括第一吊锭、第二吊锭、第三吊锭、双槽口定位器8和导纱杆9;第一吊锭上的第一粗纱和第二吊锭上的第二粗纱通过双槽口定位器8及三孔喇叭口4的两侧孔分别喂入中罗拉2的喇叭口中,在前罗拉1的后钳口处与长丝融合;其中双槽口定位器8用来控制粗纱(单根或双根)的运行方向,第三吊锭上的第三粗纱通过导纱杆9喂入后罗拉3的喇叭口中,并且依次通过三孔喇叭口4的中间孔进入前牵伸区,在前罗拉1的后钳口处与长丝融合。
[0031]本技术将混色纺纱技术、包芯纱纺纱技术和彩丝材料有机的进行了结合,产品不仅保型良好、抗起球,同时赋予了纺纱特有的亮丽色彩,并呈现彩丝不完全包覆渗透折
射的时尚外观,可用于针织和梭织用纱,制成牛仔、T恤、运动装、正装、休闲服等,是织造时尚、休闲、运动纺织品面料的上佳原料。
[0032]具体的,后罗拉3的喇叭口为高低喇叭口。
[0033]第一粗纱、第二粗纱、第三粗纱可以是相同粗纱,也可以是不同颜色、定量、成分的粗纱。
[0034]本技术的生产工艺如下:
[0035]1)将一种或多种颜色的纤维分别在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和并条之后制成有色的粗纱A,具体为:首先根据产品颜色要求,通过打样确定色比,并按色比组成进行精细配棉、混棉,形成制作粗纱A的原料包,然后装盘并加工成卷,棉卷干定量为340~450克/米,棉卷长度为30~40米,在梳棉机如FA201B上将粗纱A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15~25克/5米,道夫速度15~22转/分,锡林速度320

360r/min,刺辊速度600

900r/min,盖板与锡林针布间隔距,按棉工艺配置为8,7,7,7,6,接下来粗纱A在并条机(如D81)上进行2

3道并合牵伸,并条干定量为13~25克/5米,并合数为6~8根,牵伸6~10倍,车速260~400m/min,然后在粗纱机(如FA458)把上述步骤制成的条子加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色纺包芯彩瓷纱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纱机、粗纱机、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和三孔喇叭口;所述前罗拉、所述中罗拉和所述后罗拉平行设置,所述三孔喇叭口设置在所述中罗拉和所述后罗拉之间;所述细纱机包括长丝喂入装置、张力控制器和导丝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太顺应盛华胡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