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由其形成的智能可穿戴动态显示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及由其形成的智能可穿戴动态显示产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可穿戴织物通过嵌入集成电子元件对人体以及环境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同时,还需要保证穿戴舒适性,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0003]随着智能织物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端功能被集成到智能织物上,如发光、储能、显示、语音交互、触觉交互等功能。其中,显示功能的集成在柔性显示器、人机界面、保健医疗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潜力,推动着智能可穿戴织物的发展。
[0004]目前,柔性显示基板材料包括金属箔、薄化玻璃、聚合物基板等,但是它们在透明性、柔韧性以及稳定性方面各有不足,在人体可穿戴显示应用方面有所欠缺,从而阻碍了人体可穿戴显示领域的发展。先有技术中缺乏直接通过编织可集成于织物上的智能纤维,且也不能满足人机界面交互时要求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需要。
[0005]与合成聚合物纤维相比,独特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为皮芯结构,芯层采用通电可发热的纤维,皮层为热致变色蚕丝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致变色蚕丝纤维为表面包覆有热致变色涂料的蚕丝;和/或,所述热致变色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蚕丝采用热致变色涂料浸涂后干燥获得;和/或,所述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的力学强度为300~500MPa;和/或,所述的通电可发热纤维的电导率为2.5~10s/cm,电热转换率为76%~98%;和/或,所述通电可发热纤维选自碳纤维、镍铬合金纤维和铁铬铝合金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致变色蚕丝纤维中,包覆的热致变色涂料的厚度为5~15μm;和/或,先将蚕丝的表面通过有机溶剂部分溶解,使蚕丝的表面具有粘性;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或甲酸;和/或,所述热致变色蚕丝纤维的变色温度为20~100℃。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控变色蚕丝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以作为芯层的通电可发热的纤维为轴,作为皮层的热致变色蚕丝纤维围绕所述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