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74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轨迹球装置中,包括:操作用的球;在该球的旋转操作时因与该球接触而旋转的多个辊;与这些辊一体地进行旋转的多极磁化了的永磁体;配置在通过伴随着永磁体的旋转所产生的磁通变化切换通断状态的位置上,使得进行球的旋转操作时具有触觉反馈感的舌簧开关。其构成为使得在舌簧开关与永磁体间发生的吸引力会对辊的旋转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分、可通过对球进行的规定的操作进行各种输入操作的轨迹球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用于进行各种输入操作的轨迹球装置,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安装得多了起来。对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轨迹球装置,例如,已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373055号公报中公开,以下,用图进行说明。图18是现有技术的轨迹球装置的机构构成部分和布线基板构成部分的组合前的立体图,图19是该轨迹球装置的顶视图,图20是该轨迹球装置的左侧视图。在形成为大体上十字状的树脂制的上壳体101上方,配置有由金属板构成的中央部分具有孔的上盖103的平板部分。该上盖103具有从平板部分的侧端部分的一方的相对位置分别垂下的第1脚部103A、从与之正交的另一方的相对位置分别垂下的第2脚部103C。在该第1脚部103A的顶端部分上配置有贯通孔103B。此外,第2脚部103C的下端,构成为向侧方延伸的铆爪部分103D。此外,在上壳体101的下方,具备被形成为大体上十字状的树脂制的安装台102。采用在把突出设置在安装台102的侧面部分上的突起102A嵌入到上盖103的第1脚部103A的贯通孔103B内,并且把第2脚部103C的铆爪部分103D铆接为使之啮合到安装台102的侧面台阶部分上的办法,上壳体101与安装台102成为结合状态。此外,在向上壳体101的形成为大体上十字状的侧方突出的各个突出部分上,分别成对地设置有下方开口的形成为钩形的钩状部分101A。该钩状部分101A的下方开口构成辊保持部分101B,各个辊保持部分101B内,都可旋转地收纳保持有大体上圆柱状的辊104。以彼此正交的正方形形状配置有4个在顶视图上看相对的2个为一组的2组该辊104。在安装台102的上表面上可旋转地保持各个辊104的下方部分。上述各个辊104的中央部分,构成为具有凹凸的接触部分。此外,在各个辊104的一个端部上,同轴状地把按照各个规定角度步距N极和S极交替地被磁化了的环状的磁铁105固定成分别与各个辊104一起旋转。此外,把各个辊104配置成该磁铁105位于上壳体101和安装台102的十字的凹陷部分内。即把每一个磁铁105配置在由各个辊104构成的矩形的角部。此外,在用上壳体101和安装台102构成的内部空间内收纳有由氟橡胶等构成的操作用球110。另一方面,在该机构构成部分的下方位置上,配置有布线基板115,在其上表面上装配有作为磁传感器的霍尔IC120和自力回归型而且带触觉反馈(節度,tactile feedback)的控钮开关125。霍尔IC120是配置在与各个磁铁105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上下相对的各个位置上,根据来自与对应的辊104一起旋转的各个磁铁105的磁通变化进行通断输出的IC。此外,控钮开关125被配置在与球110的下方位置对应的布线基板115上,即相当于用霍尔IC120围起来的中央部分的位置上,具备未图示出来的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和用来把操作用球110向上方推压的板弹簧。另一方面,构成上述内部空间的上壳体101,具有向上方突出出来的筒状部分,在该筒状部分的上端位置的被形成为圆形的上方孔部101C的直径,在上壳体101的上表面中央位置上被设定为比球110的直径更小。此外,被具备于控钮开关125的板弹簧向上方推压的球110,在上述上方孔101C的端部处受到向上方的位置限制,其上部部分从上方孔101C向外方突出出来。在上述球110的配置状态下,球110与各个辊104的接触部分之间就成为空以规定间隔的设定。此外,上述球110在被加上了向下方推压的按压力时,就在球110的下端处按压具备于控钮开关125的板弹簧,可在由上壳体101与安装台102构成的内部空间内上下移动。其次,对该现有技术的轨迹球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果从未操作轨迹球装置的通常状态,用手指等触摸从上壳体101向上方突出出来的球110的上部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旋转操作球110,则与该旋转操作方向对应的辊104的接触部分进行接触而使该辊104旋转。这时,其它的辊104不旋转,控钮开关125也不动作。然后,伴随着该辊104的旋转,固定于其上的磁铁105也一起旋转。相应的磁铁105的N极或S交替地反复接近与该磁铁105对应的霍尔IC120,与此相对应地可以从霍尔IC120得到规定的输出。此外,在斜向地旋转操作球110的情况下,球110就会因与处于正交关系的位置的2个辊104接触而使得两者都旋转,同样,可以从2个霍尔IC120得到规定的输出。其次,如果用手指等对球110的上部进行按压操作,则球110的控钮开关125的中央部分就被向下方按压,成为电连接起来的开关接通状态。然后,当去掉了加到球110上的按压压力时,伴随着具备于控钮开关上的板弹簧的回归,球110被向上方推回。球110因与上壳体101的上方孔101C端部接触而停止,返回到原来的通常状态。但是,该现有技术的轨迹球装置,由于要通过霍尔IC120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磁铁105的旋转状态,故虽然理想的是采用长寿命的辊旋转部分,但是,由于霍尔IC120是价格昂贵的IC,故存在着装置成品昂贵的问题。此外,人们还要求提高对球110的旋转操作时的操作性,特别是还存在着在对球110进行旋转操作时得不到触觉反馈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轨迹球装置具有如下构成。包括操作用的球;在该球的旋转操作时与该球接触而旋转的多个辊;与这些辊一体地进行旋转的被多极磁化的永磁体;配置在通过伴随着永磁体的旋转所产生的磁通变化切换通断状态的位置上,使得进行球的旋转操作时具有触觉反馈感的舌簧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轨迹球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同上的顶视图。图3是同上的侧视图。图4是同上的机构构成部分和布线基板部分的组合前的立体图。图5是同上的机构构成部分的剖面图。图6是同上的机构构成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同上的旋转操作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示出了同上的按压操作状态的剖面图。图9、图10是说明同上的舌簧开关的状态迁移的图。图11是示出了来自同上的舌簧开关的输出信号状态和妨碍辊的旋转的力的推移的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轨迹球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同上的顶视图。图14是同上的侧视图。图15、图16是说明同上的舌簧开关的状态迁移的图。图17是示出了来自同上的舌簧开关的输出信号状态和妨碍辊的旋转的力的推移的图。图18是现有技术的轨迹球装置的组合前的立体图。图19是同上的顶视图。图20是同上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看图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轨迹球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同上的顶视图,图3是同上的侧视图,图4是同上的机构构成部分和布线基板部分的组合前的立体图。图5是同上的机构构成部分的剖面图,图6是同上的机构构成部分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轨迹球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由操作用球10、机构构成部分20(由上壳体1、安装台2、上盖3、辊4、永磁体5等构成)、布线基板15(控钮开关25、舌簧开关41)构成。首先,以图5和图6为中心,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机构构成部分20的详细的说明。在由被形成为大体上十字状的树脂制的上壳体1和重叠配置在该上壳体1的下方的被形成为大体上相同的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迹球装置,包括:操作用的球;在进行上述球的旋转操作时与上述球接触而旋转的多个辊;与上述辊一体地进行旋转的多极磁化了的永磁体;以及配置在通过与永磁体的旋转相伴的磁通变化切换通断状态的位置上,使得进行上述球 的旋转操作时具有触觉反馈感的舌簧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3-17 076811/20051.一种轨迹球装置,包括操作用的球;在进行上述球的旋转操作时与上述球接触而旋转的多个辊;与上述辊一体地进行旋转的多极磁化了的永磁体;以及配置在通过与永磁体的旋转相伴的磁通变化切换通断状态的位置上,使得进行上述球的旋转操作时具有触觉反馈感的舌簧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球装置,其构成为使得在上述舌簧开关与上述永磁体之间发生的吸引力影响上述辊的旋转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球装置,上述球在其非操作时与上述辊之间保持有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球装置,上述球在其旋转操作时与1个或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芳夫山本保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