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营运车辆的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营运车辆的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网约车、出租车是大众出行的方式之一,方便出行的同时,同样具有安全隐患,随着近几年网约车的兴起,伴随着乘车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现有技术中,乘车过程中,车内发生安全隐患,车内人员的安全没有保障,乘客对网约车的信任度下降,影响网约车的发展;现有技术中车辆登记信息与驾驶员不符,导致车辆运营市场混乱。
[0003]现有专利文件CN110517449A公开了一种用于网约车、出租车的智能风控系统,所述智能风控系统包括智能监管终端、实时监测系统、报警单元、扬声器单元、音频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智能监管终端包括识别单元、第一储存单元和第一对比单元,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人体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威胁判断模块和危险解除模。该专利技术智能风控系统通过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并结合语音识别及人脸识别技术,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智能风控系统可行性强,能够准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营运车辆的人脸识别抓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人脸数据库步骤:采集所有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数据,建立人脸数据库,将所有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数据储存在人脸数据库中;S2、驾驶人员身份确认步骤:在车辆启动时,采集司机的面部图像数据,得到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将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给人脸数据库,与人脸数据库中的面部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判断为身份正确,匹配失败,判断为身份错误;S3、驾驶人员变更判断步骤:对驾驶人员变更的行为进行识别,判断出现变更驾驶人员后,确认是否接受到运营公司发出的人员变更信息,人员变更信息;S4、驾驶人员变更行为合规判断步骤:若没有接受到运营公司发出的人员变更信息,则锁定车辆禁止启动;若接受到人员变更信息,则进一步确认人员变更是否正确;S5、人员变更确认步骤:若接收到人员变更信息,则本地终端再次采集变更司机的面部图像数据,将采集到的变更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给人脸数据库,与人脸数据库中的面部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调取所述驾驶人员的相关信息,并与接收到的人员变更信息进行比对;S6、对比结果输出步骤:若与人脸数据库汇总的面部数据匹配失败,则锁定车辆禁止启动,同时通知司机本人、车辆所属单位和报警;若与人脸数据库汇总的面部数据匹配成功,但与接收到的人员变更消息不一致,则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是,则锁定车辆禁止启动,同时通知司机本人和车辆所属单位;若与人脸数据库汇总的面部数据匹配成功,且与接收到的人员变更消息一致,则允许车辆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营运车辆的人脸识别抓拍方法,其特征在于:S2还包括S201、驾驶人员语音数据库建立:预设语句,采集所有驾驶人员在回答预设语句的语音数据,建立语音数据库,将所有驾驶人员的语音数据存储在语音数据库中;S202、驾驶人员语音确认: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匹配成功后,发送语音提问,司机进行预设语句的语音回答,采集语音回答,将司机的语音回答发送给语音数据库,与语音数据库中该司机对应语音数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判断为身份正确;匹配失败,判断为身份错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营运车辆的人脸识别抓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人员变更判断步骤还包括:S301、驾驶位重量判断步骤:检测驾驶位的重量,当驾驶位出现重量的变化超出正常浮动值后,判断为人员变更;S302、驾驶位车门识别判断步骤:检测驾驶位车门开启和关闭情况,当出现驾驶位车门开启和关闭的两个行为时,进行驾驶人员语音确认,当驾驶人员语音匹配失败时,判断为人员变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营运车辆的人脸识别抓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7、安全监测步骤:若在对比结果输出步骤中出现锁定车辆禁止启动的情况,则采集驾驶人员的肢体动作,得到驾驶人员的动作图像数据,分析驾驶人员的动作图像数据,分析其肢体动作的幅度范围,当超过驾驶人员正常驾驶应该出现的正常动作幅度范围后,禁止车门锁止,自动开启车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庆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索美智能交通通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