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净化处理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967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1
一种直饮水净化处理方法与装置,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由膜过滤模块、功能模块、终端模块组成,原水分别通过膜过滤模块、功能模块、终端模块,最终达到或优于国家直饮水饮用水标准。引入双膜过滤(微滤+纳滤)取代传统的混合反应沉淀工艺,从而免除了化学处理产生的危害,提高产水水质;并通过引入功能处理模块,将饮用水弱碱化,矿化,磁化,活化从而使水质更健康;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处理后达到或优于国家直接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方法与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净水工艺处理效果不达标、存在二次污染、运行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等缺点。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饮水净化处理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及工艺,特别是一种直饮水净化方法与直饮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水污染较严重,目前,大部分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因此,直饮水的水质直接影响了人体的健康。直饮水是指原水经过特殊工艺深度处理净化后,去除原水中有机物、细菌和病毒,保留水中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输出至用户可直接生饮的水。各种可利用的自来水或者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原水均可作为直饮水的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制作成直饮水。
[0003]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各种直饮水,其常规制备方法一般是将城市自来水,通过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过滤、氯消毒或臭氧消毒,去除自来水中残留的污染物、细菌、病毒,改善自来水水质,再通过灌装机,封口成瓶装水或桶装水,或通过管道送人社区供居民饮用;这种常规净水过滤水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投加混凝剂的方法,混凝剂和水中杂质发生反应以去除杂质,去除的主要是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美国环境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饮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膜过滤模块(1)、功能模块(2)、终端模块(3)组成,具体来讲:原水分别通过膜过滤模块、功能模块、终端模块,最终达到或优于国家直饮水饮用水标准;膜过滤模块(1)由原水泵(1

1)、进水阀门(1

2)、微滤装置(1

3)、微滤回流阀门(1

4)、浓水排水阀门(1

5)、三通阀门(1

6)、微滤产水阀门(1

7)、纳滤进水泵(1

8)、纳滤进水阀门(1

9)、纳滤装置(1

10)、纳滤回流阀门(1

11)、三通阀门(1

12)、反冲洗排水阀门(1

13)、纳滤产水阀门(1

14)、pH计(1

15)、中间水箱(1

16)、反冲洗水泵(1

17)、反冲进水阀门(1

18)、反冲进水阀门(1

19)组成;原水泵(1

1)经进水阀门(1

2)与微滤装置(1

3)连接,微滤装置(1

3)上部侧面的清水出水口经由微滤产水阀门(1

7)、纳滤进水泵(1

8)、纳滤进水阀门(1

9)与纳滤装置(1

10)连接,纳滤装置(1

10)上部侧面的出水口经纳滤产水阀门(1

14)与中间水箱(1

16)连接,中间水箱(1

16)中设有pH计(1

15);中间水箱(1

16)与反冲洗水泵(1

17)连接,反冲洗水泵(1

17)经由第一反冲进水阀门(1

18)与纳滤装置(1

10)下部连接,反冲洗水泵(1

17)经由第二反冲进水阀门(1

19)与微滤装置(1

3)下部连接;微滤装置(1

3)顶部与第一三通阀门(1

6)第一连接口连接,纳滤装置(1

10)顶部与第二三通阀门(1

12)的第一连接口连接,第一三通阀门(1

6)的第二连接口与浓水排水阀门(1

5)连接,第一三通阀门(1

6)的第二连接口同时还经由微滤回流阀门(1

4)与水阀门(1

2)连接,第一三通阀门(1

6)的第三连接口与第二三通阀门(1

12)的第二连接口连接,同时第二三通阀门(1

12)的第二连接口还经由纳滤回流阀门(1

11)与纳滤进水阀门(1

9)连接,第二三通阀门(1

12)的第三连接口与反冲洗排水阀门(1

13)连接;功能模块(2)由中间水泵(2

1)、pH调节阀门(2

2)、中间进水阀门(2

3)、pH加药泵(2

4)、控制箱及储药桶(2

5)、矿化装置(2

6)、矿化出水阀门(2

7)、磁化装置(2

8)、磁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红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国水道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