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08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一端为进水口,罐体的另一端为出水口,罐体内布置有滤芯组件,滤芯组件由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旁滤器,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或中央空调开放式循环水系统中,冷却塔通过汽—水换热装置带走热量,在此过程中,相当于通过风机带动空气吹洗循环冷却水,而此过程会将大气中的粉尘、杂质带入循环水系统;其次冷却塔中滋生的菌藻的代谢、循环水腐蚀的腐蚀产物等等都会导致循环水系统的悬浮物、杂质等等不停的增多,其中比重大于水或略大于水的微小杂质会在最不利环路或流速最慢的地方沉积,时间一久往往会堵塞系统管路,影响主机的换热效率,降低管网寿命,系统能耗大幅增加。(规范要求最不利环路设计流速不得低于0.3米/秒,系统中流速最低的地方往往是系统主机的蒸发器、冷凝器、末端风机盘管等)。
[0003]现有主要通过两种工艺,其一直接在主管路上安装各种滤网式的过滤器来过滤杂质,这种方法受限与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做大了起不到过滤效果(杂质的粒径微米级),做小了会增加管网阻力还会造成过滤器自身的堵塞。此法基本没有能达到期望过滤效果的成功经验。
[0004]其二,采用旁滤的方式(规范要求过滤量是循环水量的1

5%),旁滤器采用填料式过滤器,此类过滤器过滤效果好,但是弊端亦比较明显。如:1、体积巨大而机房空间有限;2、精度高但是容易污堵,反洗水量消耗大;3、要实现自动运行难度大,控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过滤效果好的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罐体的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罐体内布置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由30

50层楔形网组成,相邻楔形网之间通过磁力棒串联,靠近进水口处的罐体内设置有进水导流孔板,靠近出水口处的罐体内设置有出水导流孔板,进水导流孔板和出水导流孔板上均匀开有多排小孔,靠近出水口侧的所述罐体顶部安装排气阀,靠近出水口侧的罐体底部设置排污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网沿来水方向倾斜45度角设置。
[0009]进一步的,相邻楔形网之间间隔3
‑5㎝

[0010]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和滤芯组采用SUS304材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业或中央空调开放式循环水系统中,安装本旁滤装置,设备体积小、过滤效果好、压力损失低、无需反冲洗复活滤体、排污水量小且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排污,能高效分离达到5微米级的比重大于水的杂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图1中沿A

A处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沿B

B处剖视图。
[0015]图4为图1中沿C

C处剖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中:1、罐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滤芯组件,41、楔形网,42、磁力棒;5、进水导流孔板;6、出水导流孔板;7、小孔;8、排气阀;9、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整个循环水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杂质,随着杂质的增多,危害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确保循环水系统的安全经济的运行。不妨把冷却塔带入或系统管网本身因腐蚀等原因产生的杂质看做杂质加法,对应的在系统中增加一个设施对杂质做减法,由此确保系统处于安全经济运行状态,旁滤装置因此产生。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的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一端为进水口2,罐体1的另一端为出水口3,罐体1内布置有滤芯组件4,滤芯组件4由30

50层楔形网41组成,相邻楔形网41之间通过磁力棒42串联,在楔形网41一边过滤的过程中,有部分金属杂质会被磁力棒42吸附,有效去除了,靠近进水口2处的罐体1内设置有进水导流孔板5,靠近出水口3处的罐体1内设置有出水导流孔板6,进水导流孔板5和出水导流孔板6上均匀开有多排小孔7,通过导流孔板,进出水顺畅,靠近出水口3侧的罐体顶部安装排气阀8,靠近出水口3侧的罐体1底部设置排污口9。可以快速实现排气和排污。
[0021]为了增加过滤效果,更好的接触网面,楔形网41沿来水方向倾斜45度角设置。
[0022]相邻楔形网之间不能设置的太紧密,也不能离的太远,影响过滤效果,控制整个旁滤装置的体积,不能太大或者太小,所以相邻楔形网41之间间隔3
‑5㎝

[0023]罐体1和滤芯组4采用SUS304材质。不锈钢材质好,不会生锈,影响这个装置的过滤效果。
[0024]工作原理:
[0025]1、在工业或中央空调开放式循环水系统中,接入旁滤装置,具体的:循环水泵出水口设计一个取水口接管,流量按循环量的1

5%,进入本过滤装置,旁滤装置的出水口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此接法是利用循环泵的进出水口的压差解决本高效旁滤装置的水流动力需求。
[0026]2、对应旁滤水量,旁滤管径假设是DN50,则本高效旁滤装置设计过水直径为DN500;则当旁滤水以同主管流速(3米)流进本装置时会因为管径突然增加到DN500而流速降低到主管流速的1/100。在本装置内的水流速度会远远低于最不利环路的流速,此时,杂质会在本装置内自然沉积;在本装置内不能沉积的杂质亦不可能在系统的其他地方沉积
(本装置内液体流速比系统其他任何最低流速都低10倍不止)。
[0027]当循环水流经本高效旁滤装置时,首先水流流速急剧降低到1%初始流速,经布水导流孔板均匀流经高效滤芯组件,形成紊流状态,杂质流经楔形网因流离作用(如河道,河道中间流速快,河道两岸水流速较低,杂质往两岸聚集,因此中间的水显得干净而两岸则越来越脏)加速沉积,通过在出水孔板附近的排污阀排出系统;而同时循环水中含有的流离气体也会向上分离析出聚集在上部通过排气阀排出。
[0028]通过上述过程完成对循环水杂质的减法功效。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1、本装置操作使用极简化,平时无需人员管理。
[0031]2、排污水量小、无需增加动力,节水。
[0032]3、过滤效率高,过滤精度高。
[0033]4、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适合所有的循环水系统。
[0034]5、高效降低系统主机、末端的污堵风险,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节能减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水高效旁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一端为进水口(2),所述罐体(1)的另一端为出水口(3),所述罐体(1)内布置有滤芯组件(4),所述滤芯组件(4)由30

50层楔形网(41)组成,相邻楔形网(41)之间通过磁力棒(42)串联,靠近进水口(2)处的罐体(1)内设置有进水导流孔板(5),靠近出水口(3)处的罐体(1)内设置有出水导流孔板(6),进水导流孔板(5)和出水导流孔板(6)上均匀开有多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万松陈义峰王廷武
申请(专利权)人:时代源泉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