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07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多路加药管路和一路排污管路,多路加药管路和一路排污管路连接至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旁路管上,每路加药管路上设置一个止回阀,加药管路通过加药计量泵与药剂存储桶连接,每个药剂存储桶上安装低液位报警装置,加药计量泵和低液位报警装置均与PLC自控柜电连接,排污管路上设置排污流量计和排污电动阀,排污流量计和排污电动阀均与PLC自控柜连接,PLC自控柜还与补水流量控制装置电连接,补水流量控制装置安装在自来水补水管处。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泵组的旁路管上接入药剂浓度控制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药剂浓度值开启加药计量泵,往系统中投加对应数量的化学药剂,系统自动补充新水触发自动加药,使药剂效果一直处于最佳状态。使药剂效果一直处于最佳状态。使药剂效果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剂浓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浓度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药剂浓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或中央空调开式循环水系统中,其原理是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来实现系统制冷的效果,随着水的增发系统中保有水量会越来越少,这时候人们就补充新水,如此循环会导致系统的浓缩倍数不断升高;此时,结垢和腐蚀是最令人头疼的两大问题,往往采用往系统中投加阻垢、缓蚀药剂的方法进行水质处理,而水质处理的效果往往跟循环水中所含的阻垢、缓蚀药剂的浓度密切相关。
[0003]目前市场上药剂浓度的监控方法是采用荧光示踪仪来检测水中的药剂浓度值,其方法是往需要标定的药剂中按比例混合一定的荧光粉或荧光试剂,当定时取样检测时,循环水经过荧光示踪仪时候,采用特定频谱的光照射经荧光反光后通过电极板转换成微弱电流信号再放大电流信号后反馈到PLC,然后通过标定(检测预设的低值和高值再按线性比例刻度)的方法得出系统中的药剂浓度。再通过监测到的药剂浓度值与设定浓度值进行对比,低于设定值则往系统中加药,高于设定值则停止加药;通过此法控制系统中药剂浓度在一定的范围。
[0004]此方法有几个严重问题:1、荧光剂的严重危害;2、监测过程理论上可行,但影响因素太多太多(如浊度、余氯、菌藻)等;3、光电信号的转换效率等;4、投加药剂一般都是属于有机药剂,在循环水系统中会降解,而荧光试剂属于无机物质不会降解;这就导致荧光试剂的量会越来越高于系统中实际的有效药剂浓度值;5、属于定时取样检测,不能在线式使用检测,导致数据滞后,加药滞后。其综上这些都决定了此法不可靠且不宜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靠、环保的药剂浓度控制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多路加药管路和一路排污管路,多路加药管路和一路排污管路连接至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旁路管上,每路加药管路上设置一个止回阀,所述加药管路通过加药计量泵与药剂存储桶连接,每个药剂存储桶上安装低液位报警装置,所述加药计量泵和低液位报警装置均与PLC自控柜电连接,所述排污管路上设置排污流量计和排污电动阀,所述排污流量计和排污电动阀均与PLC自控柜连接,所述PLC自控柜还与补水流量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补水流量控制装置安装在自来水补水管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补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自来水补水管处的流量计和流量开关。
[0009]进一步的,所述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安装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循环泵组、制冷主机和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管路连接循环泵组,所述循环泵组两端并联旁路管,所述循环泵组供水给制冷主机,所述制冷主机通过管路与冷却塔顶部的
进水管连接,自来水补水管供冷却塔补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泵组的旁路管上接入药剂浓度控制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药剂浓度值开启加药计量泵,往系统中投加对应数量的化学药剂,系统自动补充新水触发自动加药,使药剂效果一直处于最佳状态。无需往药剂中投加荧光试剂,无需进行光电转换,且可一直稳定的控制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药剂浓度值始终稳定在预设定范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药剂浓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制冷机房冷却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0013]图中:1、补水流量控制装置;2、排污流量计;3、排污电动阀;4、加药计量泵;5、药剂存储桶;6、低液位报警装置;7、止回阀;8、PLC自控柜;9、自来水补水管;10、加药管路;11、排污管路;12、旁路管;13、流量计;14、流量开关。
[0014]110、循环泵组;220、制冷主机;330、冷却塔;440、出水管路;550、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2,本技术的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多路加药管路10和一路排污管路11,多路加药管路10和一路排污管路11连接至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旁路管12上,每路加药管路10上设置一个止回阀7,加药管路10通过加药计量泵4与药剂存储桶5连接,每个药剂存储桶5上安装低液位报警装置6,加药计量泵4和低液位报警装置6均与PLC自控柜8电连接,排污管路11上设置排污流量计2和排污电动阀3,排污流量计2和排污电动阀3均与PLC自控柜8连接,PLC自控柜8还与补水流量控制装置1电连接,补水流量控制装置1安装在自来水补水管9处。
[0017]补水流量控制装置1包括安装在自来水补水管处的流量计13和流量开关14。
[0018]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安装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循环泵组110、制冷主机220和冷却塔330,冷却塔330的出水管路440连接循环泵组110,循环泵组110两端并联旁路管12,循环泵组110供水给制冷主机220,制冷主机220通过管路与冷却塔330顶部的进水管550连接,自来水补水管9供冷却塔330补水。
[0019]工作原理:
[0020]从全系统的角度出发,不仅仅纠结与循环水系统本身,把系统补充水、排污、加药装置纳入药剂浓度管理范围。
[0021]首先,根据系统工况、补充水质情况、药剂情况,预先设定好补充水水质所对应的药剂浓度值。当系统运行开始浓缩的时候,蒸发出去纯水,系统中药剂浓度随着水的浓缩倍数的升高而线性升高,此时药剂的阻垢及缓蚀效果仍然处于最佳状态。
[0022]其次,当系统中水减少后,会自动补充新鲜水;此时采用在补水管上增加流量计,
计算每次补充新鲜水的水量数据给PLC自控柜,PLC自控柜根据预先设定的药剂浓度值开启加药计量泵,往系统中投加对应数量的化学药剂,药剂效果依旧处于最佳状态。
[0023]第三,当系统浓缩到一定浓缩倍数后,系统开启排污,高浓度的水排出(亦带出对应量的药剂),系统自动补充新水触发自动加药,使药剂效果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0024]第四,根据药剂降解特性,对每次加药量做一定系数的补偿参数设定,这样可避免药剂降解带来的系统药剂浓度偏低的情况。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操作使用极简化,平时无需人员管理。
[0027]2、药剂浓度控制受影响因素少,准确度高,避免药剂浪费。
[0028]3、不添加额外试剂,无污染。
[0029]4、工序更简单,产品制造成本降低。
[0030]5、在线式药剂浓度控制。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药剂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加药管路(10)和一路排污管路(11),多路加药管路(10)和一路排污管路(11)连接至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旁路管(12)上,每路加药管路(10)上设置一个止回阀(7),所述加药管路(10)通过加药计量泵(4)与药剂存储桶(5)连接,每个药剂存储桶(5)上安装低液位报警装置(6),所述加药计量泵(4)和低液位报警装置(6)均与PLC自控柜(8)电连接,所述排污管路(11)上设置排污流量计(2)和排污电动阀(3),所述排污流量计(2)和排污电动阀(3)均与PLC自控柜(8)连接,所述PLC自控柜(8)还与补水流量控制装置(1)电连接,所述补水流量控制装置(1)安装在自来水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万松陈义峰王廷武
申请(专利权)人:时代源泉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