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45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能够智能化的实现工业门的门禁管理,有效提高安全性和智能化。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工业门驱动模块。可以对想尝试非法进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备案和记录,安全性大大提高。另外增加智能化的红外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对于整个系统的工作节能以及必要警觉数据的采集达到必要化和清晰化。在后期查阅摄像头信息数据时,可以不用全时长查阅,可以针对异常画面和声音进行重点采集查阅。点采集查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研发趋势趋向于节能、智能、智慧化。对于工业门,虽然其生产制造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自动化。但是对于工业门本身而言,更何况5G时代已经来临,能够实现工业门的互联智慧,对于工业门的发展趋势更加有利,对于社会发展,人们对工业门的智慧化的需求而言也正在呈井喷式的需要在递增,所以研发针对工业门的物联化、智慧化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能够智能化的实现工业门的门禁管理,有效提高安全性和智能化。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工业门驱动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工业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工业门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数据传输连接;
[0005]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0006]步骤1)在计算机控制模块中输入生物特征的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并与云服务器数据连接;
[0007]步骤2)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符合录入信息,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工业驱动模块打开门禁;若,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均不符合,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0008]步骤3)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在不同时间间隔段M连续N次不符合;
[0009]符合条件一:0<M<30秒,N<5次,报警模块提示报警;
[0010]符合条件二:0<M<30秒,N>5次,报警模块提示报警;
[0011]并且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将识别的生物特征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数据备案;
[0012]同时,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关系,发出警报;
[0013]所述位于工业门的门上设置有摄像单元模块。
[0014]还包括掌静脉识别模块,所述掌静脉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5]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待识别
信息,该待识别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信息比对,若待识别信息与预设的数据信息比对一致,门禁解锁。
[0016]在距离门禁前方设置有红外识别模块,当红外识别模块识别运动接近,红外识别模块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控制模块,通过计算机控制模块开启摄像单元模块,提前记录影像资料。
[0017]包括声音识别模块,根据声源位置距离范围开启摄像单元模块;所述声音识别模块根据声源位置将位置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控制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摄像单元模块对声源位置摄像进行聚焦。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能够智能化的实现工业门的门禁管理,有效提高安全性和智能化。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掌静脉识别模块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进出,另外能够对其数据进行比对录入,可以对想尝试非法进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备案和记录,安全性大大提高。另外增加智能化的红外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对于整个系统的工作节能以及必要警觉数据的采集达到必要化和清晰化。在后期查阅摄像头信息数据时,可以不用全时长查阅,可以针对异常画面和声音进行重点采集查阅。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工业门驱动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工业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工业门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数据传输连接;
[0020]方法步骤如下:
[0021]步骤1)在计算机控制模块中输入生物特征的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并与云服务器数据连接;
[0022]步骤2)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符合录入信息,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工业驱动模块打开门禁;若,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均不符合,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0023]步骤3)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在不同时间间隔段M连续N次不符合;
[0024]符合条件一:0<M<30秒,N<5次,报警模块提示报警;
[0025]符合条件二:0<M<30秒,N>5次,报警模块提示报警;
[0026]并且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将识别的生物特征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数据备案;
[0027]同时,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关系,发出警报;
[0028]所述位于工业门的门上设置有摄像单元模块。
[0029]还包括掌静脉识别模块,所述掌静脉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30]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待识别
信息,该待识别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信息比对,若待识别信息与预设的数据信息比对一致,门禁解锁。
[0031]在距离门禁前方设置有红外识别模块,当红外识别模块识别运动接近,红外识别模块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控制模块,通过计算机控制模块开启摄像单元模块,提前记录影像资料。
[0032]包括声音识别模块,根据声源位置距离范围开启摄像单元模块;所述声音识别模块根据声源位置将位置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控制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摄像单元模块对声源位置摄像进行聚焦。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能够智能化的实现工业门的门禁管理,有效提高安全性和智能化。通过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掌静脉识别模块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进出,另外能够对其数据进行比对录入,可以对想尝试非法进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备案和记录,安全性大大提高。另外增加智能化的红外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对于整个系统的工作节能以及必要警觉数据的采集达到必要化和清晰化。在后期查阅摄像头信息数据时,可以不用全时长查阅,可以针对异常画面和声音进行重点采集查阅。
[0034]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同样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物联网智慧工业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工业门驱动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工业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工业门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数据传输连接;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在计算机控制模块中输入生物特征的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并与云服务器数据连接;步骤2)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符合录入信息,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工业驱动模块打开门禁;若,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均不符合,计算机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步骤3)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三者任一识别生物特征在不同时间间隔段M连续N次不符合;符合条件一:0<M<30秒,N<5次,报警模块提示报警;符合条件二:0<M<30秒,N>5次,报警模块提示报警;并且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虹膜识别模块将识别的生物特征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数据备案;同时,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关系,发出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敏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顾得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