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逐步发展,地铁车站的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大,多线换乘车站受周边环境条件、开发时序、线路埋深等多重因素限制,往往出现二级甚至多级基坑,即所谓的“坑中坑”。而施工工期和施工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对此类高差较大的多级基坑施工提出了新要求。早期的多级基坑常规采用“先深后浅”方法实施,其设计计算和施工工序更符合基坑的受力逻辑。此种实施方法的问题在于,相对于“坑中坑”方案,临时围护工程量更大,施工周期更长,且后期需要凿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适应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相对复杂的“先浅后深”施工工序得到逐步推广,其优势在于可实现一次开挖成型,造价大幅减少,施工工期短。
[0003]因先期开挖的浅基坑受后期开挖的深基坑影响较大,“先浅后深”的设计和施工相对复杂。同时,地下结构因抗浮风险大,深、浅基坑分界面处的内部结构柱网必须落在深坑的结构侧墙之上;为保证浅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位于浅坑和深坑的分界线上,自下而上包括深坑的围护结构顶部、受力主梁和深浅坑分界面处的竖向构件底部;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受力主梁落在深坑的围护结构和深坑结构侧墙上,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下部与深坑的围护结构和深坑结构侧墙的竖向钢筋连接,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侧部与浅坑内部结构底板整体现浇,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侧部还与深坑内部结构中板钢筋相连接;所述深浅坑分界面处的竖向构件落在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受力主梁上;所述深浅坑的内部结构施工分界面超出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水平净距的范围为1.5
‑
2.5m;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受力主梁采用牛腿的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浅坑的内部结构施工分界面超出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水平净距为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坑内部结构包括浅坑内部结构底板、浅坑内部结构中板和浅坑内部结构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坑内部结构包括深坑内部结构底板、深坑内部结构中板、深坑内部结构顶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中坑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子豪,周丹,欧阳院平,苏晓文,罗欣宇,万珊,罗伟,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