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4918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的化学式为C7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反铁电体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储能电容器、换能器和电压调制元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组成这类材料的相邻晶胞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反向平行排列,宏观上的极化强度为零。反铁电性和反铁电材料的发现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51年,美国物理学家C.Kittle从唯象理论出发,提出了“反铁电性(antiferroelectric)”的基本概念—“与铁电相类似,反铁电晶体内晶格的离子发生位移型自发极化,但相邻子晶格中离子的自发极化方向却是相反的,因此宏观上反铁电晶体的自发极化强度为零”,并预言了反铁电体的存在及特性。同年Shirane、Sawaguchi和Takagi等人报道了锆酸铅(PbZrO3)的反铁电性。从此,反铁电材料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随着微观表征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反铁电材料在电力、电子设备等方面展现出的极大潜力,人们对反铁电体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发现和报道了多种反铁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的化学式为C7H
16
NBr,分子结构图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在室温时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8.1818(2),b=7.9363(3),Z=8,Z=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温度升至354K时,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转变为铁电相,四方晶系P4m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转变为铁电相,四方晶系P4m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当温度升至高于364K时,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转变为顺电相,空间群转变为P4/nmm,晶胞参数为时,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转变为顺电相,空间群转变为P4/nmm,晶胞参数为5.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分子基反铁电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室温下,将环己甲胺按照化学计量比为1:1滴入到氢溴酸中,加热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华徐豪杰韩世国刘艺罗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