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环一军专利>正文

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90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包括出水管、卡箍、进水管、注油管、密封盖、挡板、储油管、储油支管以及内衬套,散热壳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下侧焊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环形侧面右侧卡装有卡箍,散热壳环形侧面上侧焊接有注油管,注油管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密封盖,储油管左右端面对称连接有储油支管,散热壳内环形侧面安装有内衬套,散热壳内部右侧焊接有挡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机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欠佳,实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对电机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避免电机长时间运转产生高温。转产生高温。转产生高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属于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制造领域中都需要用到电机,而且现在许多电机都是长时间运行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电机容易发热,这会导致电机使用寿命降低,现有的电机散热方式大多采用风冷方式,此种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在电机长时间运转后,风冷的散热方式不能有效把电机温度进一步降低,传统的水冷散热只是降低电机壳表面温度,不能将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降低,实用性有待提高,现在急需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对电机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避免电机长时间运转产生高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座、电机后盖、机壳、散热壳、快速散热组件、电机前盖、转子以及轴承,所述机壳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机座,所述机壳后端面安装有电机后盖,所述机壳前端面安装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内部设置有快速散热组件,所述散热壳前端面安装有电机前盖,所述电机前盖内环形侧面卡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形侧面安装有转子,所述快速散热组件包括出水管、卡箍、进水管、注油管、密封盖、挡板、进油管、储油管、储油支管以及内衬套,所述散热壳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侧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环形侧面右侧卡装有卡箍,所述散热壳环形侧面上侧焊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密封盖,所述注油管下端面右侧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下端面连接有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左右端面对称连接有储油支管,所述散热壳内环形侧面安装有内衬套,所述散热壳内部右侧焊接有挡板。
[000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内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为圆形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套内径略大于转子直径。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外接软管与外界冷却水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箍安装有两个,且两个卡箍规格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注油管环形侧面上侧设有外螺纹,所述注油管上端面安装有密封垫。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出水管、卡箍、进水管、注油管、密封盖、挡板、进油管、储油管、储油支管以及内衬套,该设计可以快速对电机内部进行降温,解决了原有电机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欠佳,实用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本
专利技术的快速散热效果。
[0011]因内衬套内径略大于转子直径,该设计避免在转子转动时与内衬套发生硬接触产生磨损,因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外接软管与外界冷却水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冷却水进入散热壳内部进行循环冷却,因注油管环形侧面上侧设有外螺纹,注油管上端面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提高了密封盖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对电机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避免电机长时间运转产生高温。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中快速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中快速散热组件的正视剖面图;
[0016]图中:1-机座、2-电机后盖、3-机壳、4-散热壳、5-快速散热组件、6-电机前盖、7-转子、8-轴承、41-冷却腔、51-出水管、52-卡箍、53-进水管、54-注油管、55-密封盖、56-挡板、57-进油管、58-储油管、59-储油支管、511-内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8]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座1、电机后盖2、机壳3、散热壳4、快速散热组件5、电机前盖6、转子7以及轴承8,机壳3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机座1,机壳3后端面安装有电机后盖2,机壳3前端面安装有散热壳4,散热壳4内部设置有快速散热组件5,散热壳4前端面安装有电机前盖6,电机前盖6内环形侧面卡装有轴承8,轴承8内环形侧面安装有转子7。
[0019]快速散热组件5包括出水管51、卡箍52、进水管53、注油管54、密封盖55、挡板56、进油管57、储油管58、储油支管59以及内衬套511,散热壳4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水管53,进水管53下侧焊接有出水管51,出水管51环形侧面右侧卡装有卡箍52,散热壳4环形侧面上侧焊接有注油管54,注油管54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密封盖55,注油管54下端面右侧连接有进油管57,进油管57下端面连接有储油管58,储油管58左右端面对称连接有储油支管59,散热壳4内环形侧面安装有内衬套511,散热壳4内部右侧焊接有挡板56,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机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欠佳,实用性差的问题。
[0020]散热壳4内部开设有冷却腔41,冷却腔41为圆形结构,冷却腔41提高了散热壳4散热效果,内衬套511内径略大于转子7直径,该设计避免在转子7转动时与内衬套511发生硬接触产生磨损,进水管53和出水管51均通过外接软管与外界冷却水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冷却水进入散热壳4内部进行循环冷却,卡箍52安装有两个,且两个卡箍52规格相同,卡箍52提高了进水管53和出水管51与软管之间连接固定性,注油管54环形侧面上侧设有外螺纹,注油管54上端面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提高了密封盖55密封效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通过软管将进水管53和出水管51与冷却水相连
接,拧紧卡箍52,避免软管与进水管53和出水管51之间出现脱落情况,拧开密封盖55,通过注油管54向储油管58内部注满冷却油,然后把密封盖55恢复原位,当电机通电运转时,其内部会产生热量,此时热量会被储油管58和储油支管59内部冷却油吸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53进入到散热壳4内部,此时冷却腔41会注满冷却水,冷却水将冷却油所吸附的热量进行二次吸附,通过出水管51流出到软管中进行循环冷却,通过多级冷却对电机内部热量进行快速降温。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座、电机后盖、机壳、散热壳、快速散热组件、电机前盖、转子以及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机座,所述机壳后端面安装有电机后盖,所述机壳前端面安装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内部设置有快速散热组件,所述散热壳前端面安装有电机前盖,所述电机前盖内环形侧面卡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形侧面安装有转子;所述快速散热组件包括出水管、卡箍、进水管、注油管、密封盖、挡板、进油管、储油管、储油支管以及内衬套,所述散热壳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侧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环形侧面右侧卡装有卡箍,所述散热壳环形侧面上侧焊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密封盖,所述注油管下端面右侧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环一军
申请(专利权)人:环一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