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道新型口服微丸给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881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药物输送给药系统为制造形式的药物输送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胃中长时间滞留的药物输送给药系统,其包括内含有微小药丸的,可膨胀材料形成的储库。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有效药物输送至生物体内的微丸给药系统。该给药系统包括一种含有微小药丸(简称微丸)的水凝胶储库。该微丸包含一种围绕含药丸芯的壁。其优点是:滞留在胃中,并控制释放药物以达到治疗血液浓度的输送系统,则这种输送系统在临床医学应用中是有用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道新型口服微丸给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药物输送给药系统为制造形式的药物输送系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胃中长时间滞留的药物输送给药系统,其包括内含有微小药丸的,可膨胀材料形成的储库。

技术介绍

[0002]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胃中长时间滞留的药物输送系统。该系统需要滞留在胃中并作为在体内的储库,该储库控制释放药物并持续地(a)在胃中吸收,或(b)进入肠道并在其中吸收。药物输送系统在临床上用于有效药物的给药,通常药物是通过(1)正常随胃肠道排空在不同部位释放药物的输送系统或通过(2)滞留在胃中并在胃中释放药物的输送系统来给药的。之所以使用输送系统,是因为其消除了单剂量速释制剂多次重复给药的麻烦。长期以来,在药物应用中已认识到使用药物输送系统的便利性,该药物输送系统与单剂量速释制剂多次给药相反,能在较长的时间内释放药物。这种受患者和临床医生欢迎的治疗方案是可控的,能使药物从输送系统释放时间内的血药浓度达到最佳。该方案是得益于输送系统,该系统持续不断地释放药物以供其吸收到血液中,来替代患者已使用的,清除的或代谢失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长时间内将有效药物控制释放到胃肠道的口服给药系统,所述口服给药系统包括:(a)合适的形状和大小以便进入胃肠道,且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毒的、未水合的纤维素胶,该胶吸收来自胃肠道内的液体,膨胀并增加2至50倍的体积,用于延长停留在胃肠道中的时间,所述纤维素胶选自非交联的、共价交联的和离子交联的纤维素胶,所述纤维素胶选自天然的和合成的纤维素胶原料;(b)分散在整个纤维素基质中的微小药丸,这些微小药丸包含:(1)口服有效剂量的药物;(2)一种壁,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释放速率的生物降解材料,可在胃肠道内释放药物;该材料选自聚酯,聚酰亚胺和聚原酸酯,所述材料基本上围绕着有效给药剂量的药物;(c)当所述给药系统在胃肠道中时,该给药系统通过输送有效的药物来实施治疗。2.一种用于在长时间内将有效药物控制释放到胃肠道的口服给药系统,所述口服给药系统包括(1)主体合适的形状和大小以便进入胃肠道,且能在胃中长时间滞留;作为体内储库用于将口服有效剂量的药物输送至胃肠道中,并在胃肠道中实施治疗,所述主体包括:(2)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毒的纤维素胶,具有将液体保持在其纤维素胶结构内,从胃肠道吸收液体膨胀并增加至少2倍体积的能力,以便将给药系统长时间滞留在胃中;(3)分布在所述主体内的微小药丸,这些微小药丸包括:(a)口服有效剂量的药物;(b)一种壁,该壁由药物控释组合物组成,所述组合物包含围绕给药剂量药物的聚乳酸;(4)当该给药系统处于胃肠道液体环境,且在实施治疗时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有效作用:(a)微小药丸在胃中释放药物,药物经胃吸收和到达肠时经肠道吸收;(b)微小药丸进入肠道后,在长时间内释放药物。3.一种用于在长时间内将有效药物控制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丹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