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872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EM1),第二电机(EM2),第一两挡变速模块(M1),第二两挡变速模块(M2),差速器(D),第一拨叉(A),第二拨叉(B),在各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电机是动力连接的,因此能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动力不中断;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第一两挡变速模块与第二两挡变速模块可组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在差速器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两对齿轮组,从而可以有效地缩小该电驱动桥的横向布置空间;通过变速模块提供的一共4对齿轮组,形成单双电机多种工作模式组合,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好,可拓展为双桥驱动或单电机中央驱动。可拓展为双桥驱动或单电机中央驱动。可拓展为双桥驱动或单电机中央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高效率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纯电重卡市场,目前大多采用单电机+AMT的功率系统组合,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单电机功率受限,很难满足重卡高功率需求,AM换挡时动力存在中断,对于卡车存在爬坡换挡成功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电驱动桥,进行多电机方案的组合,满足卡车高功率需求,同时动力不中断换挡,可以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卡车市场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两挡变速模块的第一输入轴连接;
[0007]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两挡变速模块的第二输入轴连接;
[0008]第一两挡变速模块,所述第一两挡变速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EM1),所述第一电机(EM1)的输出轴与第一两挡变速模块(M1)的第一输入轴(1)连接;第二电机(EM2),所述第二电机(EM2)的输出轴与第二两挡变速模块(M2)的第二输入轴(4)连接;第一两挡变速模块(M1),所述第一两挡变速模块(M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入轴(1)与第一中间轴(2),第一输入轴(1)分别与第三主动齿轮(Z31)及第一主动齿轮(Z11)固连,第一中间轴(2)分别与第三从动齿轮(Z32)、第一从动齿轮(Z12)及第五主动齿轮(Z51)固连;第二两挡变速模块(M2),所述第二两挡变速模块(M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输入轴(4)与第二中间轴(5),第二输入轴(4)分别与第二主动齿轮(Z21)及第四主动齿轮(Z41)固连,第二中间轴(5)分别与第二从动齿轮(Z22)、第四从动齿轮(Z42)及第六主动齿轮(Z61)固连;差速器(D),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两侧分别与第五从动齿轮(Z52)及第六从动齿轮(Z62)固连,第五从动齿轮(Z52)与第五主动齿轮(Z51)啮合,第六从动齿轮(Z62)与第六主动齿轮(Z61)啮合;所述差速器(D)的壳体与其内部的行星轴齿轮连接,行星轴齿轮通过与其连接的行星轮与半轴齿轮啮合,所述差速器(D)内部的左半轴齿轮与左输出半轴(6)固连,所述差速器(D)内部的右半轴齿轮与右输出半轴(3)固连;第一拨叉(A),所述第一拨叉(A)设置于第一中间轴(2)上且位于第三从动齿轮(Z32)与第一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陆中华耿建涛曹铮
申请(专利权)人: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