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8556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器、结晶罐组、养晶罐、过滤器和脱蜡清油储罐,在过滤器和脱蜡清油储罐之间设置有换热器。优点:在结晶罐组和养晶罐之间增加了预混罐,通过预混罐将混合液与硅藻土进行预混合,可加强进入各个养晶罐的混合液的均匀度,增强后续养晶的均匀度及脱蜡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油品的品质;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另外,脱蜡清油与碱炼清油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实现了冷量与热量的互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预混罐内独特的搅拌结构设计,可加强混合的均匀度,有利于提高后序的养晶的均匀度及脱蜡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油精炼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油,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玉米油的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浸出单元和精炼单元,其中预处理单元包括震动筛、粉碎机、软化锅、轧胚机和榨油机,经过预处理单元的处理后,分离出玉米毛油和渣饼,玉米毛油进入精炼单元进行进一步除杂提纯,而渣饼中含有18%的毛油,因此送入到浸出系统中进一步回收毛油。
[0003]其中,精炼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碱炼系统、脱蜡系统、脱色系统和脱臭系统组成,玉米胚芽油含蜡量0.01%~0.04%,油脂含蜡使浊点升高、透明度和消化吸收率下降、气滋味和适口性变差;通过脱蜡单元可脱除油脂蜡,提升油品品质,脱蜡单元一般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器、结晶罐组、养晶罐、过滤器和脱蜡清油储罐,碱炼单元来的碱炼清油经过冷却器冷却降温至工艺温度后送入进入结晶罐组,经过多级降温结晶,之后送入多个并联的养晶罐进行机械搅拌,同时向各个养晶罐加入硅藻土以吸附蜡,之后送入过滤器过滤掉含蜡杂质,排出的滤液即为脱蜡清油进入脱蜡清油储罐存储,之后通过加热器加热后送入到脱臭工序。脱蜡单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各个养晶罐需要设置单独的硅藻土添加罐,系统复杂,设备成本高;2、碱炼单元来的碱炼清油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器进行冷却处理,热量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造成冷却器能耗增加,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可有效提高脱蜡效果。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器、结晶罐组、养晶罐、过滤器和脱蜡清油储罐,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脱蜡清油储罐之间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介质入口与所述过滤器的排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介质出口与所述脱蜡清油储罐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器的进口管路连接。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结晶罐组和所述养晶罐之间设置有预混罐,所述结晶罐组的出口与所述预混罐的进口管路连接,所述预混罐的出口与各个所述养晶罐的进口管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预混罐包括罐体、电机和搅拌结构,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硅藻土添加口,在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口,在所述罐体的下部设置有出口;在所述罐体的顶端中部固定有输出轴竖直设置的所述电机,在所述罐体的内部转动设有所述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的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转轴,在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有下部搅拌叶片,所述下部搅拌叶片的形状与所述罐体的底部相匹配;在所述转
轴的上部固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下旋搅拌叶片,所述下旋搅拌叶片构成下旋叶轮;在所述下旋搅拌叶片与所述下部搅拌叶片之间的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上旋螺旋叶片。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所述转轴的底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
[0009]本技术的优点:在结晶罐组和养晶罐之间增加了预混罐,通过预混罐将混合液与硅藻土进行预混合,可加强进入各个养晶罐的混合液的均匀度,增强后续养晶的均匀度及脱蜡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油品的品质;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另外,脱蜡清油与碱炼清油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实现了冷量与热量的互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预混罐内独特的搅拌结构设计,可加强混合的均匀度,有利于提高后序的养晶的均匀度及脱蜡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预混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2]冷却器1、结晶罐组2、养晶罐3、过滤器4、脱蜡清油储罐5、换热器6、预混罐7、罐体7.1、电机7.2、搅拌结构7.3、转轴7.3.1、下部搅拌叶片7.3.2、下旋搅拌叶片7.3.3、上旋螺旋叶片7.3.4、硅藻土添加口7.4、预混进口7.5、预混出口7.6、支撑座7.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器1、结晶罐组2、养晶罐3、过滤器4和脱蜡清油储罐5,在过滤器4和脱蜡清油储罐5之间设置有换热器6,换热器6的冷介质入口与过滤器4的排液口连通,换热器6的冷介质出口与脱蜡清油储罐5的进口连通;换热器6的热介质出口与冷却器1的进口管路连接;在结晶罐组2和养晶罐3之间设置有预混罐7,结晶罐组2的出口与预混罐7的进口管路连接,预混罐7的出口与各个养晶罐3的进口管路连接;冷却器1将碱炼清油冷却降温至工艺温度后送入进入结晶罐组2,经过多级降温结晶,之后送入预混罐7中,同时向预混罐7中加入硅藻土,两者在预混罐7中进行预混合,加强混合的均匀度,之后再通过管路送入到各个养晶罐3中,可加强硅藻土与油品混合的均匀度,增强后续养晶的均匀度及脱蜡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油品的品质;同时简化系统,降低设备成本;在养晶罐3中晶粒继续长大,养晶结束后将混合液送入过滤器4过滤掉含蜡杂质;脱蜡清油则进入换热器6,碱炼清油在进入冷却器1之前先经换热器的热介质入口进入换热器6,为脱蜡清油提供热量,以减少后续脱色单元加热器的能耗,同时,脱蜡清油吸收碱炼清油的热量,可减少冷却器1的能耗;
[0015]具体的,预混罐7包括罐体7.1、电机7.2和搅拌结构7.3,在罐体7.1的顶部设置有
硅藻土添加口7.4,在罐体7.1的上部设置有预混进口7.5,在罐体7.1的下部设置有预混出口7.6;在罐体7.1的顶端中部固定有输出轴竖直设置的电机7.2,在罐体7.1的内部转动设有搅拌结构7.3,搅拌结构7.3的转轴7.3.1与电机7.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搅拌结构7.3包括转轴7.3.1,在罐体7.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7.7,转轴7.3.1的底端转动设置在支撑座7.7的内部;支撑座7.7对转轴7.3.1的底端起到支撑作用,加强转轴7.3.1的稳定性;在转轴7.3.1的底端固定有下部搅拌叶片7.3.2,下部搅拌叶片7.3.2的形状与罐体7.1的底部相匹配;在转轴7.3.1的上部固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下旋搅拌叶片7.3.3;在下旋搅拌叶片7.3.3与下部搅拌叶片7.3.2之间的转轴7.3.1上固定有上旋螺旋叶片7.3.4;转轴7.3.1转动时,带动下旋搅拌叶片7.3.3向下转动,同时带动上旋螺旋叶片7.3.4向上转动;结晶罐组2排出的液体经预混进口7.5进入罐体,硅藻土则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器、结晶罐组、养晶罐、过滤器和脱蜡清油储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脱蜡清油储罐之间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介质入口与所述过滤器的排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介质出口与所述脱蜡清油储罐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器的进口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晶罐组和所述养晶罐之间设置有预混罐,所述结晶罐组的出口与所述预混罐的进口管路连接,所述预混罐的出口与各个所述养晶罐的进口管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油生产系统的脱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罐包括罐体、电机和搅拌结构,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同洲李兆煜
申请(专利权)人:通辽市德瑞玉米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