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52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包括核磁共振主体,所述核磁共振主体右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外罩且外罩与核磁共振主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外罩右端滑动连接内罩且内罩延伸入外罩内部,所述内罩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处在外罩右侧,所述外罩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左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处在外罩上侧,所述调节螺杆左端贯穿第二固定座并与第二固定座螺纹连接,该设计通过调节螺杆,使内罩沿着外罩内壁向右移动到合适位置,从而使内罩与屏蔽舱对接,便于使用,提升检查效率。提升检查效率。提升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属于核磁共振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来说,由于治疗的需要,其不方便进行长距离移动,这也使得其难以被送到核磁共振屏蔽室内进行检查,这需要设计成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并移动到需求位置,目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需要移动到核磁共振屏蔽室外时,自然环境中的电磁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需要采用屏蔽舱与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进行对接,用于防干扰,常会在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的进口端设计罩体用于和屏蔽舱对接,但是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上的罩体均为整体型,但是在与屏蔽舱进行对接时,无法确保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与屏蔽舱之间距离,用于对接工作,需要进行多次调整,不便于操作,影响检查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与屏蔽舱进行对接时,无法确保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与屏蔽舱之间距离,用于对接工作,需要进行多次调整,不便于操作,影响检查效率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包括核磁共振主体,所述核磁共振主体下端固定连接底盒,所述底盒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移动轮,所述核磁共振主体右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外罩且外罩与核磁共振主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外罩右端滑动连接内罩且内罩延伸入外罩内部,所述内罩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处在外罩右侧,所述外罩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左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处在外罩上侧,所述调节螺杆左端贯穿第二固定座并与第二固定座螺纹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罩右侧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与内罩之间安装密封框且密封框粘接在盖板左端边缘位置上,所述盖板前端与内罩前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后端与内罩后端通过扁嘴搭扣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罩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三固定座且第三固定座处在外罩右侧,所述外罩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第四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左端固定连接导杆,所述导杆贯穿第四固定座并与第四固定座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核磁共振主体上端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悬挂吊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内部转动连接前后布置的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环形外端对称螺纹连接两个活动座且活动座滑动连接在底盒内部,所述底盒下端中间位置开设通槽,所述底盒下侧设置底板且底板处在通槽下侧,所述活动座下端等距转动连接若干个朝
内倾斜布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活动座一端贯穿通槽并与底板上端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内部对称固定连接前后布置的两个导向杆且导向杆处在双向螺杆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座并与活动座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端粘接防滑垫。
[0011]进一步地,所述核磁共振主体前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推手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首先通过移动轮,将核磁共振主体移动到需求位置,再利用调节螺杆,使第一固定座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内罩沿着外罩内壁向右移动到合适位置,从而使内罩与屏蔽舱对接,然后通过核磁共振主体进行检查,便于使用,提升检查效率。
[0014]2、通过双向螺杆,使两个活动座沿着底盒向内移动,进而通过支撑臂作用下,使底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底板与地面接触,并使底盒提起,进而使移动轮与地面分离,增加核磁共振主体放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中外罩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A向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中底盒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中底盒的剖视图。
[0021]图中:1

核磁共振主体、2

底盒、3

移动轮、4

外罩、5

盖板、6

第一固定座、7

内罩、8

第二固定座、9

调节螺杆、21

活动座、22

双向螺杆、23

导向杆、24

支撑臂、25

底板、26

通槽、71

第三固定座、72

导杆、73

第四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包括核磁共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底盒(2),所述底盒(2)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移动轮(3),所述核磁共振主体(1)右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外罩(4)且外罩(4)与核磁共振主体(1)的进口连通,所述外罩(4)右端滑动连接内罩(7)且内罩(7)延伸入外罩(4)内部,所述内罩(7)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6)且第一固定座(6)处在外罩(4)右侧,所述外罩(4)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6)左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杆(9)且调节螺杆(9)处在外罩(4)上侧,所述调节螺杆(9)左端贯穿第二固定座(8)并与第二固定座(8)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7)右侧设置盖板(5),所述盖板(5)与内罩(7)之间安装密封框且密封框粘接在盖板(5)左端边缘位置上,所述盖板(5)前端与内罩(7)前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盖板(5)后端与内罩(7)后端通过扁嘴搭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7)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三固定座(71)且第三固定座(71)处在外罩(4)右侧,所述外罩(4)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第四固定座(73),所述第三固定座(71)左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鼎泰汇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