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属于核磁共振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磁体使用超导线圈,此超导线圈需要在极低温度下才能产生超导效应。常利用机械预冷方式对超导线圈进行预冷,机械预冷方式为:在磁体外部使用大功率制冷机,冷却冷媒(如氦气)至一定低温(如30K),通过低温循环风扇,将氦气充入磁体内部,冷却超导线圈(初始温度约为300K),之后热氦气再循环回到制冷机中继续被冷却。目前,在冷却超导线圈的结束后,因压差原因,冷却容器内容易残留部分氦气,且残留的氦气难以回收,容易导致氦气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冷却超导线圈的结束后,因压差原因,冷却容器内容易残留部分氦气,且残留的氦气难以回收,容易导致氦气浪费的问题,本技术实现便捷回收残留在冷却容器内的部分氦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包括可包裹在超导线圈外侧的冷却容器和安装在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包括可包裹在超导线圈外侧的冷却容器(1)和安装在冷却容器(1)外表面的进气管(6)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容器(1)外表面安装有截止阀(14),所述截止阀(14)远离冷却容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截止阀(14)相通的圆筒体(15),所述圆筒体(15)远离截止阀(14)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圆筒体(15)远离截止阀(14)的一端套设有与圆筒体(15)固定连接的可形变橡胶套(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包括可包裹在超导线圈外侧的冷却容器(1)和安装在冷却容器(1)外表面的进气管(6)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容器(1)外表面安装有截止阀(14),所述截止阀(14)远离冷却容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截止阀(14)相通的圆筒体(15),所述圆筒体(15)远离截止阀(14)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圆筒体(15)远离截止阀(14)的一端套设有与圆筒体(15)固定连接的可形变橡胶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14)安装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截止阀(14)均安装在冷却容器(1)外表面,若干个所述截止阀(14)上均连接有圆筒体(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远离冷却容器(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4),所述进气管(6)远离冷却容器(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系统中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容器(1)安装截止阀(14)的位置处安装有与冷却容器(1)相连通的第一支管(10),所述截止阀(14)远离圆筒体(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管(13),所述第一支管(10)远离冷却容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11),所述第二支管(13)远离截止阀(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法兰(12),所述第三法兰(11)通过螺栓与第四法兰(12)固定连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鼎泰汇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