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51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包括固定缸套、活动缸套、挡板和刮油套,通过将挡板设置成环形,使挡板向上向外延伸逐步外扩形成喇叭口状,使刮油套的底部固定在固定缸套的上端面,使刮油套向上向内延伸逐步内缩,使刮油套的上端部贴合在活动缸套的外壁上,使挡板的内壁和刮油套的外壁之间形成汇油槽,使得在活动缸套向上伸出时,刮油套将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回流至活动缸套与固定缸套之间的间隙内;在活动缸套向下缩回时,刮油套将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流至汇油槽内,再通过连接在挡板外壁上的排油管将汇油槽内的液压油导入液压油箱内,实现了回收利用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的技术效果。液压油的技术效果。液压油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机广泛运用于高空作业,现有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大多包括固定缸套和活动缸套,在活动缸套向上伸出固定缸套时,活动缸套的外壁上会黏连一定的液压油,在活动缸套缩回固定缸套时,这些液压油中的一部分堆积在固定缸套的上端面上,大量堆积后会沿固定缸套的外壁向下流,形成脏污,不仅造成了液压油的浪费,也影响了升降机的外观,高级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的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包括:
[0005]固定缸套,所述固定缸套为中空管;
[0006]活动缸套,所述活动缸套穿设在所述固定缸套内,所述活动缸套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缸套上下滑动;
[0007]所述固定缸套的上端部设置有挡板、刮油套;
[0008]所述挡板呈环形围在所述固定缸套的上端部,所述挡板向上向外延伸,逐步外扩,形成喇叭口状;
[0009]所述刮油套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缸套的上端面,所述刮油套向上向内延伸,逐步内缩,使所述刮油套的上端部贴合在所述活动缸套的外壁上,使所述刮油套套设在所述活动缸套上;
[0010]所述挡板的内壁和所述刮油套的外壁之间形成汇油槽;
[0011]在所述活动缸套相对于所述固定缸套向上滑动伸出所述固定缸套时,所述刮油套的所述上端部将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刮油套的内壁回流至所述活动缸套与所述固定缸套之间的间隙内;在所述活动缸套相对于所述固定缸套向下滑动缩回所述固定缸套时,所述刮油套的所述上端部将所述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刮油套的外壁流至汇油槽内;
[0012]所述挡板的外壁上还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上端部与所述汇油槽相连通,所述排油管的下端部与液压油箱相连通,所述排油管用于将所述汇油槽内的液压油导入所述液压油箱内。
[0013]优选地,所述刮油套由硅胶材质制成。
[0014]优选地,所述汇油槽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为环形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汇油槽分隔为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分别为位于滤网上部的污油区和位于滤网下部的清油区,所述挡板内壁上与所述排油管相连通的开口位于所述清油区内。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网的目数范围为140

500目。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外壁上还连接有溢油管,所述溢油管的上端部与所述汇油槽相连通,所述挡板内壁上与所述溢油管相连通的开口位于所述污油区内。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溢油管的下端部连接有污油箱。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溢油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溢油管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污油箱可拆卸地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排油管至少有两根。
[0021]优选地,所述排油管的两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挡板和所述液压油箱上。
[002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3]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包括固定缸套、活动缸套、挡板和刮油套,通过将挡板设置成环形,使挡板向上向外延伸逐步外扩形成喇叭口状,使刮油套的底部固定在固定缸套的上端面,使刮油套向上向内延伸逐步内缩,使刮油套的上端部贴合在活动缸套的外壁上,使挡板的内壁和刮油套的外壁之间形成汇油槽,使得在活动缸套向上伸出时,刮油套将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回流至活动缸套与固定缸套之间的间隙内;在活动缸套向下缩回时,刮油套将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流至汇油槽内,再通过连接在挡板外壁上的排油管将汇油槽内的液压油导入液压油箱内,实现了回收利用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
[0025]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其中:
[0027]100.固定缸套;101.上端面;200.活动缸套;300.挡板;400.刮油套;401.上端部;402.底部;403.压条;500.汇油槽;501.清油区;502.污油区;600.排油管;700.滤网;800.溢油管;801.阀门;901.液压油箱;902.污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9]本技术中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
[003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包括:固定缸套100、活动缸套200、挡板300、刮油套400、排油管600,其中,固定缸套100位中空管状部件,固定缸套100沿上下方向延伸,活动缸套200穿设在固定缸套100内,活动缸套200可相对于固定缸套100上下滑动,挡板300和刮油套400设置在固定缸套100的上端部,具体地,挡板300为环形挡板,挡板300围在固定缸套100的上端部,挡板300的上部向上向外延伸,逐渐外扩,形成喇叭口状,为了方便固定缸套100的加工制作,挡板300被设计成上大下小成喇叭口状的套管,该套管与固定缸套100的上端部螺纹连接;刮油套400为中空环形套,刮油套400由硅胶材质
制成,刮油套400的底部402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被压条403固定在固定缸套100的上端面上,刮油套400的上部向上向内延伸,逐步内缩,刮油套400的上端部401贴合在活动缸套200的外壁上,使刮油套400套设在活动缸套200上,刮油套400的上沿与挡板300的上沿相齐平;挡板300的内壁和刮油套400的外壁之间形成汇油槽500;在活动缸套200相对于固定缸套100向上滑动伸出固定缸套100时,刮油套400的上端部401将活动缸套200上黏连的大部分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刮油套400的内壁回流至活动缸套200与固定缸套100之间的间隙内;在活动缸套200相对于固定缸套100向下滑动缩回固定缸套100时,刮油套400的上端部401将活动缸套200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刮油套400的外壁流至汇油槽500内;排油管600连接在挡板300的外壁上,排油管600沿上下方向延伸,排油管600的上端部与汇油槽500相连通,排油管600的下端部与液压油箱901相连通,排油管600用于将汇油槽500内的液压油导入液压油箱901内,以便重复利用,为方便拆卸维修,排油管600的两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挡板300和液压油箱901上,可以想到的是,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排油管600将汇油槽500内的液压油排出时效率更高。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包括:固定缸套,所述固定缸套为中空管;活动缸套,所述活动缸套穿设在所述固定缸套内,所述活动缸套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缸套上下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缸套的上端部设置有挡板、刮油套;所述挡板呈环形围在所述固定缸套的上端部,所述挡板向上向外延伸,逐步外扩,形成喇叭口状;所述刮油套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缸套的上端面,所述刮油套向上向内延伸,逐步内缩,使所述刮油套的上端部贴合在所述活动缸套的外壁上,使所述刮油套套设在所述活动缸套上;所述挡板的内壁和所述刮油套的外壁之间形成汇油槽;在所述活动缸套相对于所述固定缸套向上滑动伸出所述固定缸套时,所述刮油套的所述上端部将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刮油套的内壁回流至所述活动缸套与所述固定缸套之间的间隙内;在所述活动缸套相对于所述固定缸套向下滑动缩回所述固定缸套时,所述刮油套的所述上端部将所述活动缸套外壁上黏连的液压油刮下,使其沿着刮油套的外壁流至汇油槽内;所述挡板的外壁上还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上端部与所述汇油槽相连通,所述排油管的下端部与液压油箱相连通,所述排油管用于将所述汇油槽内的液压油导入所述液压油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机的伸缩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套由硅胶材质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程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