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41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其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主要由底座、矫直部、下固定块、第一矫直辊、第二矫直辊、上固定块、第一引导矫直辊、电机和阻力传感器组成,其中,阻力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能够控制电机的停止和启动,当阻力传感器感受到第一矫直辊运转阻力增大时,启动电机,正常工作,当阻力传感器感受到第一矫直辊上的运转阻力减少,且维持一段时间都是没有阻力增加,则停止电机转动,在工作运用中,对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能耗上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调节轨道和调节转轮能够更好的进行调节,以满足多样的零件加工需要,同时可以设置多个矫直部和电机,提供更高精度的矫直。提供更高精度的矫直。提供更高精度的矫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加工及工业自动化精密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

技术介绍

[0002]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不仅能够提高永磁除铁器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节减对能源的消耗。
[0004]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包括底座、矫直部、下固定块、第一矫直辊、第二矫直辊、上固定块、第一引导矫直辊、电机和阻力传感器。
[0005]其中,矫直部设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的一端。下固定块固设在矫直部上,且位于矫直部的下部。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设在下固定块的两端。上固定块设在底座上,且位于靠近下固定块的一端。第一引导矫直辊设在上固定块上,且位于靠近第一矫直辊的一端。电机设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靠近矫直部的一端。电机与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传动连接。阻力传感器设在第一矫直辊上,且位于第一矫直辊的轴心上。阻力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其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主要由底座、矫直部、下固定块、第一矫直辊、第二矫直辊、上固定块、第一引导矫直辊、电机和阻力传感器组成,其中,阻力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能够控制电机的停止和启动,当阻力传感器感受到第一矫直辊运转阻力增大时,启动电机,正常工作,当阻力传感器感受到第一矫直辊上的运转阻力减少,且维持一段时间都是没有阻力增加,则停止电机转动,在工作运用中,对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能耗上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还包括第二引导矫直辊。第二引导矫直辊设在上固定块上,且位于上固定块远离第一引导矫直辊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第二引导矫直辊能够带来更好的矫直力,同时,能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是工作效率更高效。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还包括调节轨道。调节轨道设在矫直部上,且位于矫直部的中部。调节轨道的一端位于矫直部的顶端,另一端位于矫直部靠近下固定块的一端。上固定块设在调节轨道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调节轨道能够对上固定块起到调节的作用,遇到尺寸不同的零件,可以进行调节,以便适应更多的工作环境。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还包括调节转轮。调节转轮设在上固定块上,且位于上固定块的中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上固定块的调节转轮能够
对上固定块进行松紧调整,以便上固定块在调节轨道上更好的进行位置移动和紧固。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电机采用可变频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变频电机相比较于传统电机,不仅运转更稳定,同时对能源消耗更小。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矫直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在底座上可以设置多个矫直部,以便或得更好的矫直效果,设置两个矫直部能够对统一零件进行次矫直,矫直的效果更好。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在底座上可以设置多个电机,能够为矫直部带来很好的矫直动力,设置两个电机,可以为两个矫直部的运转带来充足的动力。
[001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其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主要由底座、矫直部、下固定块、第一矫直辊、第二矫直辊、上固定块、第一引导矫直辊、电机和阻力传感器组成,其中,阻力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能够控制电机的停止和启动,当阻力传感器感受到第一矫直辊运转阻力增大时,启动电机,正常工作,当阻力传感器感受到第一矫直辊上的运转阻力减少,且维持一段时间都是没有阻力增加,则停止电机转动,在工作运用中,对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能耗上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调节轨道和调节转轮能够更好的进行调节,以满足多样的零件加工需要,同时可以设置多个矫直部和电机,提供更高精度的矫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
[0016]图中:底座1、矫直部2、下固定块21、第一矫直辊211、第二矫直辊212、调节轨道22、上固定块23、第一引导矫直辊231、第二引导矫直辊232、调节转轮233、电机3、阻力传感器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包括底座1、矫直部2、下固定块21、第一矫直辊211、第二矫直辊212、上固定块23、第一引导矫直辊231、电机3和阻力传感器4。其中,矫直部2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的一端。此外,下固定块21固设在矫直部2上,且位于矫直部2的下部。第一矫直辊211和第二矫直辊212设在下固定块21的两端。上固定块23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靠近下固定块21的一端。第一引导矫直辊231设在上固定块23上,且位于靠近第一矫直辊211的一端。同时,电机3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靠近矫直部2的一端。电机3与第一矫直辊211和第二矫直辊212传动连接。另外,阻力传感器4设在第一矫直辊211上,且位于第一矫直辊211的轴心上。阻力传感器4与电机3电性连接。此外,还包括第二引导矫直辊232。第二引导矫直辊232设在上固定块23上,且位于上固定块23远离第一引导矫直辊231的一端。
[0020]实施例2
[0021]如图2所示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包括底座1、矫直部2、下固定块21、第一
矫直辊211、第二矫直辊212、上固定块23、第一引导矫直辊231、电机3和阻力传感器4。其中,矫直部2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的一端。此外,下固定块21固设在矫直部2上,且位于矫直部2的下部。第一矫直辊211和第二矫直辊212设在下固定块21的两端。上固定块23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靠近下固定块21的一端。第一引导矫直辊231设在上固定块23上,且位于靠近第一矫直辊211的一端。同时,电机3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靠近矫直部2的一端。电机3与第一矫直辊211和第二矫直辊212传动连接。另外,阻力传感器4设在第一矫直辊211上,且位于第一矫直辊211的轴心上。阻力传感器4与电机3电性连接。此外,还包括第二引导矫直辊232。第二引导矫直辊232设在上固定块23上,且位于上固定块23远离第一引导矫直辊231的一端。同时,还包括调节轨道22。调节轨道22设在矫直部2上,且位于矫直部2的中部。调节轨道22的一端位于矫直部2的顶端,另一端位于矫直部2靠近下固定块21的一端。上固定块23设在调节轨道22上。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矫直部(2)、下固定块(21)、第一矫直辊(211)、第二矫直辊(212)、上固定块(23)、第一引导矫直辊(231)、电机(3)和阻力传感器(4);其中,所述矫直部(2)设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的一端;所述下固定块(21)固设在所述矫直部(2)上,且位于矫直部(2)的下部;所述第一矫直辊(211)和第二矫直辊(212)设在所述下固定块(21)的两端;所述上固定块(23)设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靠近下固定块(21)的一端;所述第一引导矫直辊(231)设在所述上固定块(23)上,且位于靠近第一矫直辊(211)的一端;所述电机(3)设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靠近矫直部(2)的一端;所述电机(3)与所述第一矫直辊(211)和第二矫直辊(212)传动连接;所述阻力传感器(4)设在所述第一矫直辊(211)上,且位于第一矫直辊(211)的轴心上;所述阻力传感器(4)与所述电机(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感应启动功能的矫直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华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博正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