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14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器,尤其涉及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能自动清理砂纸上碎屑并收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的竹子外层打磨器。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包括有底板、固定板、伺服电机、传送机构、打磨机构、第一支撑板、刷子和收集框,右后侧第一支撑柱的后部上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有伺服电机,底板顶部设有传送机构,底板顶部设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位于第一支撑柱之间,传送机构的部件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板顶部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刷子,底板顶部靠近刷子的一侧放置有收集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能自动清理砂纸上碎屑并收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理砂纸上碎屑并收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理砂纸上碎屑并收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器,尤其涉及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

技术介绍

[0002]竹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在中国,竹子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植物,从古至今竹子给我们生活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这些竹制品在制作时,一般都需要对其竹子外层进行打磨,以免竹子表面的尖锐物刺伤人们的皮肤。
[0003]现有的竹子外层打磨的方法,主要是人们手持砂纸对竹子外层进行人工打磨,这种竹子外层打磨方法操作复杂,其打磨效率低下,人们长久操作容易手臂脱力,此外,人们还需要频繁更换砂纸以及对打磨出的碎屑进行清理。
[0004]基于以上竹子打磨方法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能自动清理砂纸上碎屑并收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的竹子外层打磨器,从而减轻人们的工作量,提高竹子打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人们频繁更换砂纸、手动对竹子进行打磨且打磨出的碎屑难清理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能自动清理砂纸上碎屑并收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的竹子外层打磨器。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撑柱、固定板、伺服电机、传送机构、打磨机构、第一支撑板、刷子和收集框,底板顶部四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右后侧第一支撑柱的后部上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有伺服电机,底板顶部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底板顶部设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位于第一支撑柱之间,传送机构的部件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板顶部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刷子,刷子与传送机构的部件相配合,底板顶部靠近刷子的一侧放置有收集框。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杆、传送轮、砂纸、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二固定杆、打磨圆轴和挡料板,第一支撑柱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杆,靠近刷子一侧的第一固定杆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一固定杆上均设有传送轮,传送轮之间绕有砂纸,底板中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顶部均设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设有打磨圆轴,靠近刷子一侧的第一支撑柱一侧设有挡料板。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打磨机构包括有圆盘、连接轴、第一底座、U型架、螺杆、滑动块、第二底座、第三固定杆、固定圆轴和第二支撑板,底板顶部中间设有第二支撑板,底板顶部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U型架,第二支撑板和U型架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上设有固定圆轴,底板顶部U型架下侧之间设有第二底座,U型架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底部连接有螺杆,螺杆与第二底座和同侧
滑动块均螺纹式相连,连接轴中部设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与U型架顶部滑动式相连,连接轴顶部设有圆盘。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伺服电机为功率可调电机。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刷子可拆卸。
[0011]1、本技术达到了根据对竹子进行自动打磨并对砂纸上的碎屑进行清理的效果。
[0012]2、在伺服电机、传送机构和打磨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的效果,这样就无需人们手动使用砂纸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
[0013]3、在刷子和收集框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对竹子打磨出的碎屑进行收集并对砂纸进行清理的效果,由此可以提高竹子外层打磨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传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打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名称:1

底板,2

第一支撑柱,3

固定板,4

伺服电机,5

传送机构,50

第一固定杆,51

传送轮,52

砂纸,53

第二支撑柱,54

第三支撑柱,55

第二固定杆,56

打磨圆轴,57

挡料板,6

打磨机构,61

圆盘,62

连接轴,63

第一底座,64

U型架,65

螺杆,66

滑动块,67

第二底座,68

第三固定杆,69

固定圆轴,610

第二支撑板,7

第一支撑板,8

刷子,9

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撑柱2、固定板3、伺服电机4、传送机构5、打磨机构6、第一支撑板7、刷子8和收集框9,底板1左侧顶部前后左右四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2,右后侧第一支撑柱2的后部上侧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顶部设有伺服电机4,底板1顶部设有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位于第一支撑柱2之间,传送机构5的部件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刷子8,刷子8与传送机构5的部件相配合,底板1顶部右侧放置有收集框9,收集框9位于刷子8的右侧。
[0021]当人们需要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时,人们首先将竹子放置在传送机构5的部件上,使得竹子位于传送机构5的部件和打磨机构6的部件之间,人们再根据竹子的粗细调节打磨机构6的部件,随后人们启动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送机构5的部件转动,传送机构5的部件转动通过打磨机构6的部件对竹子外层进行打磨,传送机构5的部件将竹子打磨出的碎屑带入收集框9中,刷子8将传送机构5的部件上的碎屑刷下,当竹子外层完成打磨后,人们将伺服电机4关闭,使得整个装置停止转动,人们再将已打磨完成的竹子取
出,由此即可完成竹子外层的自动打磨。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传送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杆50、传送轮51、砂纸52、第二支撑柱53、第三支撑柱54、第二固定杆55、打磨圆轴56和挡料板57,左侧和右侧第一支撑柱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0,右侧第一固定杆50后端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第一固定杆50上均设有传送轮51,传送轮51之间绕有砂纸52,底板1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53,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撑柱(2)、固定板(3)和伺服电机(4),底板(1)顶部四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2),右后侧第一支撑柱(2)的后部上侧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顶部设有伺服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送机构(5)、打磨机构(6)、第一支撑板(7)、刷子(8)和收集框(9),底板(1)顶部设有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底板(1)顶部设有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位于第一支撑柱(2)之间,传送机构(5)的部件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底板(1)顶部靠近伺服电机(4)的一侧设有刷子(8),刷子(8)与传送机构(5)的部件相配合,底板(1)顶部靠近刷子(8)的一侧放置有收集框(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子外层打磨器,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杆(50)、传送轮(51)、砂纸(52)、第二支撑柱(53)、第三支撑柱(54)、第二固定杆(55)、打磨圆轴(56)和挡料板(57),第一支撑柱(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0),靠近刷子(8)一侧的第一固定杆(50)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第一固定杆(50)上均设有传送轮(51),传送轮(51)之间绕有砂纸(52),底板(1)中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53),第二支撑柱(53)顶部均设有第三支撑柱(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得宏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市欣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