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1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其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吸湿层、透气层和一对经过高压静电驻极处理的熔喷布层,所述吸湿层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熔喷布层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网状凹槽、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这对熔喷布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网状凹槽的导电网层;所述过滤孔的端部沿相对所述熔喷布层厚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熔喷布层,且两个熔喷布层上的过滤孔通过所述导电网层的网孔相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夹设有导电网层的一对熔喷布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辅以吸湿层吸收湿气,而倾斜布置的过滤孔、透气层和微孔则有利于过滤后空气的流通,进而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过滤性能。吸湿透气过滤性能。吸湿透气过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0002]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布料,其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

5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熔喷布是极佳的口罩材料,在大中小医疗机构,在地震,洪水侵袭的受灾地区,在非典、禽流感和H1N1病毒的高发季节,熔喷布以它强劲的过滤性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3]现有的熔喷布内部的孔隙较多且排布较为规则,这些孔隙容易相互连通并且构成通道,进而导致直径稍小的杂质容易通过,因此过滤效果不佳。另外,现有的熔喷布一般不具备吸湿功能,当人体呼吸产生的湿气沾湿熔喷布后,容易堵塞熔喷布上的孔隙,影响熔喷布的透气性。因此,现需要一种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过滤性能的熔喷布,以便制作出过滤性能好的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其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过滤性能。
[0005]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吸湿层、透气层和一对经过高压静电驻极处理的熔喷布层,所述吸湿层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熔喷布层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网状凹槽、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这对熔喷布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网状凹槽的导电网层;所述过滤孔的端部沿相对所述熔喷布层厚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熔喷布层,且两个熔喷布层上的过滤孔通过所述导电网层的网孔相接合。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一对熔喷布层之间夹设导电网层,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导电网层上分布的网格作用下,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纵向及横向的强力增强,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及破损;另外,导电网层在通电后能使两个熔喷布层的驻极体产生二次负电荷,增加了熔喷布层的表面静电吸附作用;当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外侧的空气在过滤孔中流通时,先通过倾斜布置的过滤孔截留杂质和大颗粒,且不影响空气的流通,再通过熔喷布层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小颗粒杂质,然后经过过滤的空气自透气层、吸湿层和微孔流动至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内侧;而当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内侧在人呼吸产生湿气时,由于微孔内外的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异,吸湿层周围的湿气会被吸引至微孔,从而促使湿气能较快的被吸湿层吸收,且不影响吸湿层的透气性能;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夹设有导电网层的一对熔喷布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辅以吸湿层吸收湿气,而倾斜布置的过滤孔、透气层和微孔则有利于过滤后空气的流通,进而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
造布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过滤性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层由超吸水纤维组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吸水纤维具有优秀的吸水性能,其能够将水分吸收储存起来,防止水分外漏,有利于延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使用寿命。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层为亚麻纤维和ES纤维混合梳理的纤维网。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亚麻纤维和ES纤维组成的纤维网与人体接触的时候,不仅较为舒适,而且吸湿透气能力也非常强,能避免吸湿层上的湿气向熔喷布层渗透。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网层包括多组交叉排列设置的镍钛合金丝、均匀涂覆于每组镍钛合金丝上的石墨烯层,每组镍钛合金丝由2

4个镍钛合金丝捻合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钛合金丝具有良好的防形变能力,而2

4个镍钛合金丝能够满足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柔韧性的需求,也能够使镍钛合金丝具有足够的回复力使得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回复过来;另外在镍钛合金丝外涂覆的石墨烯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有利于增强熔喷布层的表面静电吸附作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接合的两个所述熔喷布层的过滤孔的轴心线重合,且所述过滤孔和熔喷布层厚度方向的夹角为45
°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结构下过滤孔具有较佳的过滤和透气性能。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利用夹设有导电网层的一对熔喷布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辅以吸湿层吸收湿气,而倾斜布置的过滤孔、透气层和微孔则有利于过滤后空气的流通,进而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过滤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吸湿层;11、微孔;2、透气层;3、熔喷布层;31、网状凹槽;32、过滤孔;4、导电网层;41、镍钛合金丝;42、石墨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1]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包括自内而外顺次布置且由热轧粘合而成的吸湿层1、透气层2和一对经过高压静电驻极处理的熔喷布层3,以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具有吸湿透气过滤性能。
[0022]其中,熔喷布层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网状凹槽31、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过滤孔32。这对熔喷布层3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网状凹槽31的导电网层4,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导电网层4上分布的网格作用下,使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纵向及横向的强力增强,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及破损。另外,导电网层4在通电后能使两个熔喷布层3的驻极体产生二次负电荷,增加了熔喷布层3的表面静电吸附作用。
[0023]参照图2,导电网层4包括多组交叉排列设置的镍钛合金丝41、均匀涂覆于每组镍钛合金丝41上的石墨烯层42。每组镍钛合金丝41由2

4个镍钛合金丝41捻合而成,本实施例
优选为2个。镍钛合金丝41具有良好的防形变能力,而2

4个镍钛合金丝41能够满足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柔韧性的需求,也能够使镍钛合金丝41具有足够的回复力使得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回复过来。另外,在镍钛合金丝41外涂覆的石墨烯层42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有利于增强熔喷布层3的表面静电吸附作用。
[0024]参照图1,过滤孔32的端部沿相对熔喷布层3厚度方向倾斜45
°
的方向延伸并贯穿熔喷布层3,且两个熔喷布层3上的过滤孔32同轴并通过导电网层4的网孔相接合。当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外侧的空气在过滤孔32中流通时,先通过倾斜布置的过滤孔32截留杂质和大颗粒,且不影响空气的流通,再通过熔喷布层3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小颗粒杂质,然后经过过滤的空气自透气层2、吸湿层1和微孔11流动至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吸湿层(1)、透气层(2)和一对经过高压静电驻极处理的熔喷布层(3),所述吸湿层(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11);所述熔喷布层(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网状凹槽(31)、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过滤孔(32),这对熔喷布层(3)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网状凹槽(31)的导电网层(4);所述过滤孔(32)的端部沿相对所述熔喷布层(3)厚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熔喷布层(3),且两个熔喷布层(3)上的过滤孔(32)通过所述导电网层(4)的网孔相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熔喷过滤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1)由超吸水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恒泰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