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81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第一集装箱内依次设有第一脱硫装置、第二脱硫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第一集装箱内安装有脱硫剂再生装置,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与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设有脱硫剂回泵装置,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水口与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管路连接设置;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进液口、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进液口与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设有脱硫剂供给装置;第一集装箱内安装有与脱硫剂再生装置对应的再生供气装置。第二集装箱内安装有硫泥压滤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运输、现场施工组装简单、实现环保超低排放且适应不同气温进行正常作业。超低排放且适应不同气温进行正常作业。超低排放且适应不同气温进行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油田伴生气指的是油田在开采过程中,伴随石油液体出现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等碳氢类物质,并含有一定百分比的硫化氢。在油田伴生气转输前,需对其作脱硫处理,以避免硫化氢腐蚀转输管道。目前油田伴生气脱硫主要采用干法脱硫设备进行。但因油田伴生气的井口大都在偏远地段,地理及气候环境相对恶劣,而干法脱硫设备又包括脱硫塔、除尘器等体积庞大的组成部件,所以干法脱硫普遍存在设备运输困难大、施工繁琐、运行过程成本较高、受气温影响大等尖锐问题。而且干法脱硫产生的废旧脱硫剂难以进行处理,会形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0003]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制造了一种集成度较高的成套脱硫设备,其方便运输,现场施工组装简单,实现环保超低排放,且可适应不同气温进行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现场施工组装简单、实现环保超低排放且适应不同气温进行正常作业的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内依次设有第一脱硫装置、第二脱硫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原料气进管,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进气口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进气口管路连接设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脱硫气出管;所述第一集装箱内安装有脱硫剂再生装置,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设有脱硫剂回泵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水口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进液口、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进液口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设有脱硫剂供给装置;所述第一集装箱内安装有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对应的再生供气装置。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集装箱内安装有硫泥压滤机,所述第一集装箱内设有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对应的硫泥输出装置,所述硫泥输出装置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硫泥输出管,所述硫泥压滤机的进料端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二集装箱设置的硫泥进料管;所述硫泥压滤机的出水端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二集装箱设置的压滤水回流管,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上设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压滤水进液管。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集装箱内位于所述硫泥压滤机的下方设有压滤集渣槽,所述压滤集渣槽的底端设有压滤排渣口,所述压滤集渣槽上位于所述压滤排渣口处设有排渣控制装置;所述第二集装箱的底板上设有与压滤排渣口对应的落渣避让口。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集装箱高于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包括脱硫剂再生箱,所述脱硫剂再生箱内通过沉降分隔立板分隔为硫泥沉降室和脱硫剂再生室,所述沉降分隔立板的上部设有沉降室溢流口;所述脱硫剂回泵装置与所述硫泥沉降室对应设置,所述脱硫剂供给装置、所述再生供气装置与所述脱硫剂再生室对应设置。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硫剂回泵装置包括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管路连接的脱硫剂第一回收泵、以及与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管路连接的脱硫剂第二回收泵,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和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之间还管路连接有脱硫剂备用回收泵,所述脱硫剂第一回收泵的出液口、所述脱硫剂第二回收泵的出液口和所述脱硫剂备用回收泵的出液口共同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管路连接设置。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与所述脱硫剂第一回收泵的进液口之间还连接有伸至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内的第一混液管,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与所述脱硫剂第二回收泵的进液口之间还连接有伸至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内的第二混液管。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再生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集装箱内的主供气风机和备用供气风机,所述主供气风机和所述备用供气风机共同管路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集装箱外的再生供气过滤器。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集装箱和所述第二集装箱内分别设有伴热装置。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集装箱内设有高压气供给装置、液压泵站、补水装置和电控柜。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将脱硫的一整套部件集成在所述第一集装箱和所述第二集装箱内,集装箱可方便直接进行运输。现场施工只需要将两集装箱上的一些接口实现管路连接后就可进行使用,施工组装简单。脱硫过程水体可循环使用,沼气、硫渣均可分别处理利用,不存在废水、废气、废固二次污染,实现了环保超低排放。且集装箱内部属于相对隔离的环境,容易实现温度控制,从而本专利技术容易适应不同气温进行正常作业。
附图说明
[00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集装箱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脱硫剂再生装置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对箱盖去除后进行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集装箱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
[0017]图中:1

第一集装箱;11

第一脱硫装置;12

第二脱硫装置;13

气液分离装置;14

原料气进管;15

脱硫气出管;2

脱硫剂再生装置;21

脱硫剂再生箱;22

沉降分隔立板;23

硫泥沉降室;24

脱硫剂再生室;25

沉降室溢流口;26

缓流隔板;27

沉降前室;28

沉降后室;29

余气排气管;
3

脱硫剂回泵装置;31

脱硫剂第一回收泵;32

脱硫剂第二回收泵;33

脱硫剂备用回收泵;34

第一混液管;35

第二混液管;4

脱硫剂供给装置;41

脱硫剂第一供给泵;42

脱硫剂第二供给泵;43

脱硫剂备用供给泵;5

再生供气装置;51

主供气风机;52

备用供气风机;53

再生供气过滤器;6

硫泥输出装置;61

硫泥输出管;6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装箱和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一集装箱内依次设有第一脱硫装置、第二脱硫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原料气进管,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进气口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进气口管路连接设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脱硫气出管;所述第一集装箱内安装有脱硫剂再生装置,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回收口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设有脱硫剂回泵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水口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脱硫装置的脱硫剂进液口、所述第二脱硫装置的脱硫剂进液口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之间设有脱硫剂供给装置;所述第一集装箱内安装有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对应的再生供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装箱内安装有硫泥压滤机,所述第一集装箱内设有与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对应的硫泥输出装置,所述硫泥输出装置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硫泥输出管,所述硫泥压滤机的进料端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二集装箱设置的硫泥进料管;所述硫泥压滤机的出水端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二集装箱设置的压滤水回流管,所述脱硫剂再生装置上设有伸出所述第一集装箱设置的压滤水进液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装箱内位于所述硫泥压滤机的下方设有压滤集渣槽,所述压滤集渣槽的底端设有压滤排渣口,所述压滤集渣槽上位于所述压滤排渣口处设有排渣控制装置;所述第二集装箱的底板上设有与压滤排渣口对应的落渣避让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撬装脱硫智能化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装箱高于所述第一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明王超黄廷瑞刘法旭
申请(专利权)人:明硕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