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78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包括包括第一凹模、第二凹模、至少六个垫块、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压边圈座,其中第一凹模、第二凹模、垫块、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压边圈座按照两种组合方式能够组合成组合模具一和组合模具二;通过采用一套模具对发罩门外板工件实现拉延工序和翻边工序的加工,可方便使工序合二为一,有效简化工件加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模具生产周期,节省材料,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并降低开发经费,同时合模模具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要求车型换代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型各类车身外观,并不断的试验创新,而试制是验证设计正确与否的关键环节,要求试制的每个环节必须高精度,严格按照设计数据完成,发罩门外板件直接影响着整个车型的开发前景,所以发罩门外板类简易模具成形是整车覆盖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零件外观质量的必要因素。
[0003]现有的发罩门外板类简易模具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发罩门外板的拉延和翻遍工序采用不同模具进行单独加工,其加工工序较多、铸件铸造周期长、材料成本较高、加工周期长、整个项目的节约性差,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0004]因此,特别需要一种针对发罩门外板等浅翻边类零件拉延和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凹模、第二凹模、至少六个垫块、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压边圈座,其中第一凹模、第二凹模、垫块、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压边圈座按照两种组合方式能够组合成组合模具一和组合模具二;所述组合模具一用于对工件进行拉延加工处理,所述组合模具二用于对工件进行翻边加工处理;所述组合模具一包括第一凹模、第二凹模、至少六个垫块、第一凸模和压边圈座,所述第二凹模通过垫块安装在第一凹模上并组合成拉延序上模,所述第一凸模装入压边圈座内并组合成拉延序下模;所述组合模具二包括第一凹模、第二凹模和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凹模装入第一凹模内并组合成翻边序下模,所述第二凸模单独成为翻边序上模。
[0007]进一步地,第一凹模、第二凹模、垫块、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压边圈座的原材料均采用HT300铸铁。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的形状为T型,垫块中部突出部分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所述第一凹模上与垫块对应位置连通设置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凹模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弧形板簧,弧形板簧的两端均设置有压板,两张压板均位于方形通孔的外侧,两张压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多根卡装圆柱;
其中,所述压板上接近第一凹模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卡装圆柱上接近第一凹模的一侧设置为斜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中部突出部分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导向杆,两根方形导向杆均固定在垫块上;位于所述方形通孔两侧的第一凹模上连通设置有方形导向孔,方形导向孔的位置与方形导向杆的位置对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单向齿;所述第二凹模上与垫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均匀设置有单向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模和第一凸模型面上均连通设置有顶推槽,每组顶推槽内均设置有顶模,第二凹模上顶模外侧的型面与第二凹模上的型面拼接成完成模型,第一凸模上顶模外侧的型面与第一凸模上的型面拼接成完成模型;所述第二凹模和第一凸模内均设置有油缸,油缸上的活动端与顶推槽内的顶模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边圈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筒,每个导向筒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压边圈座内部镂空处,每个导向筒内均滑动设置有楔块,每个导向筒上均螺装设置有螺杆,每根螺杆的内端均转动安装在对应楔块上;所述第一凸模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斜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压边圈座上均开设有多组固定孔,每组固定孔内均沿固定孔径向方向转动设置有转动导油管,转动导油管上连通设置有排油弯管,所述排油弯管的开口形状为弯曲扁平状,所述排油弯管上设置有振动板簧,振动板簧的外侧固定在固定孔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压边圈座上均设置有多组进油管,进油管与排油弯管相互连通。
[0014]进一步地,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压边圈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吊装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一套模具对发罩门外板工件实现拉延工序和翻边工序的加工,可方便使工序合二为一,有效简化工件加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模具生产周期,节省材料,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并降低开发经费,同时合模模具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实用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凸模和压边圈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凹模后侧斜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第一凹模;2、第二凹模;3、垫块;4、第一凸模;5、第二凸模;6、压边圈座;7、贯穿孔;8、方形通孔;9、弧形板簧;10、压板;11、卡装圆柱;12、方形导向杆;13、方形导向孔;14、顶模;15、油缸;16、导向筒;17、楔块;18、螺杆;19、斜孔;20、转动导油管;21、排油弯管;22、振动板簧;23、进油管;24、吊装孔;2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0021]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至少六个垫块3、第一凸模4、第二凸模5和压边圈座6,其中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垫块3、第一凸模4、第二凸模5和压边圈座6按照两种组合方式能够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至少六个垫块(3)、第一凸模(4)、第二凸模(5)和压边圈座(6),其中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垫块(3)、第一凸模(4)、第二凸模(5)和压边圈座(6)按照两种组合方式能够组合成组合模具一和组合模具二;所述组合模具一用于对工件进行拉延加工处理,所述组合模具二用于对工件进行翻边加工处理;所述组合模具一包括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至少六个垫块(3)、第一凸模(4)和压边圈座(6),所述第二凹模(2)通过垫块(3)安装在第一凹模(1)上并组合成拉延序上模,所述第一凸模(4)装入压边圈座(6)内并组合成拉延序下模;所述组合模具二包括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和第二凸模(5),所述第二凹模(2)装入第一凹模(1)内并组合成翻边序下模,所述第二凸模(5)单独成为翻边序上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模(1)、第二凹模(2)、垫块(3)、第一凸模(4)、第二凸模(5)和压边圈座(6)的原材料均采用HT300铸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的形状为T型,垫块(3)中部突出部分设置有多个贯穿孔(7);所述第一凹模(1)上与垫块(3)对应位置连通设置有方形通孔(8),所述方形通孔(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固定在第一凹模(1)上,所述固定板(25)上设置有弧形板簧(9),弧形板簧(9)的两端均设置有压板(10),两张压板(10)均位于方形通孔(8)的外侧,两张压板(10)之间均匀设置有多根卡装圆柱(11);其中,所述压板(10)上接近第一凹模(1)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卡装圆柱(11)上接近第一凹模(1)的一侧设置为斜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延与翻边工序合模共用的新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中部突出部分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导向杆(12),两根方形导向杆(12)均固定在垫块(3)上;位于所述方形通孔(8)两侧的第一凹模(1)上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谦
申请(专利权)人:菲格瑞特苏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