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指一种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连接器外壳为拉伸五金件(待加工产品),其常采用生产模式:连续模冷冲拉伸工艺或单工序模生产,连续模冷冲拉伸工艺如公开文献CN106238572B所列技术方案,但采用连续模冷冲拉伸工艺制造的拉伸五金件闭合厚度不均匀,导致成型的形状受限,只能成型单一形状,复杂形状比较难实现,连接器外壳形状较为复杂,因而连接器外壳一般采用单工序模加工,但单工序模生产首先需要靠手动单工程模具完成单个工艺加工,如一次翻边工艺加工,再通过多套模具组合(二次翻边、折边等工艺加工)生产才能完成整个拉伸五金件加工。很明显,采用单工序模生产的作业方式在每当加工完一个工序,由人工或机械手转移到下一套模具内加工,影响加工效率,且每转移一套模具,都需要重新定位,多套模具重复定位会造成较大的定位误差,影响产品的成型精度,多套模具拉伸加工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后续加工不方便,使得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容易爆裂,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料带上设有用于夹持待加工件的夹持件,料带置于连续模内并沿着连续模送料方向移动,在连续模一侧设有与料带送料方向相互垂直的待加工件上料带,待加工件上料带上的待加工件待嵌入夹持件时,待加工件上料带上的待加工件与料带上的夹持件呈交叉“十”字形对应,料带上的夹持件在连续模内充当待加工件的夹具和连续送料,待加工件卡入在料带上夹持件内,并随着料带在连续冲压的一次行程中完成待加工件的若干道工序加工,待加工件经若干道工序加工后成型为连接器外壳,料带上的夹持件的第一次冲切后翻转使夹口朝下,连接器外壳与料带分离而实现自动落料,料带上的夹持件经第二次冲切成为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在连续冲压的一次行程中加工成型夹持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料带移动到冲孔模具内,第一冲孔组件在料带上一次冲孔,冲裁出上下两排相对应的第一孔;步骤二、第二冲孔组件在第一孔的基础上二次冲孔,冲裁出夹持件;步骤三、料带移动到冲边模具内,第一冲边组件对上排夹持件的周围冲边出“∩”形轮廓,形成上排卡扣;步骤四、第二冲边组件对下排夹持件的周围冲边出“∪”形口,形成下排卡扣;步骤五、第三冲边组件对下排相邻卡扣的多余边料冲边,形成一排独立的卡扣;步骤六、料带移动到折弯模具内,第一折弯组件对两排卡扣进行45
°
翻折成型;步骤七、第二折弯组件对两排卡扣进行90
°
翻折成型,使上下两排卡扣纵向平行,使料带在连续模内加工成型用于夹持待加工件的夹持件,料带在连续模内成为夹持待加工件的传送料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加工件卡在料带上夹持件内,并随着料带在连续冲压的一次行程中加工成型为连接器外壳,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料带移动到待加工件上料工位,利用振盘对待加工件有序送料,并通过夹取机构将待加工件卡设在料带的夹持件内;步骤二、料带移动到连续模的翻边工位内,若干个翻边模具对装夹在料带上的待加工件依次进行若干次翻边加工;步骤三、料带移动到连续模的冷镦工位内,冷镦模具对经过翻边处理的待加工件进行若干次涨形缩口加工,制得连接器外壳;步骤四、料带移动到落料工位,切断料带上的夹持件,翻转模具翻转夹持件,使夹持件的夹扣朝下;步骤五、落料模具推动成型的连接器外壳,使其脱离夹持件,从下模座的落料口下落;步骤六、切料模具将已完成加工、伸出的料带部分切离。4.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模,料带置于连续模内并沿着连续模送料方向移动,在连续模一侧设有与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江,岳杰,金培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海默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