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755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改性塑胶粒子;利用制作的所述改性塑胶粒子进行注塑,以形成塑壳;镭射所述塑壳,以在所述塑壳表面形成图形化的走线;化学镀,以在所述塑壳的所述走线处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其中,塑胶粒子包括:重量百分比为70%~88%的树脂,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玻纤,重量百分比为3%~7%的金属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2%~5%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光吸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塑胶粒子,能够在镭射时将其中的金属氧化物充分活化的同时不会使塑壳发生烧焦的情况,同时还能保证活化后的金属能够较为均匀地排布在走线中,解决了现有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在制造工艺中出现烧焦或镭射活化不完全的问题。活化不完全的问题。活化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是一种专业镭射加工、射出与电镀制程的3D

MID(Three

dimensional moulded interconnect device)生产技术。激光直接成型部件最常见的应用是在手机天线上,其可将天线直接镭射在手机塑壳上,不仅避免内部手机金属干扰,更缩小手机体积。
[0003]现有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通常包括如下步骤:注塑成型:形成用于进行激光直接成型的塑壳/支架;镭射活化:利用激光镭射塑壳/支架表面,使镭射区域的塑壳/支架中的金属被活化;电镀/化镀:在塑壳/支架的镭射区域形成金属化的图案,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组装。
[0004]其中,决定激光直接成型部件质量的,除了镭射机的精度、功率等参数外,塑胶/支架的组分也十分重要。
[0005]目前用于LDS工艺的塑胶粒子在进行镭射活化时,通常会出现烧焦或镭射活化不完全的情况,影响后工序的电镀/化镀,进而导致形成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电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在制造工艺中出现烧焦或镭射活化不完全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改性塑胶粒子;利用制作的所述改性塑胶粒子进行注塑,以形成塑壳;镭射所述塑壳,以在所述塑壳表面形成图形化的走线;化学镀,以在所述塑壳的所述走线处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其中,塑胶粒子包括:重量百分比为70%~88%的树脂,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玻纤,重量百分比为3%~7%的金属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2%~5%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光吸收剂。
[0008]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塑胶粒子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5%~1%的抗氧化剂、重量百分比为0.3%~1.2%的消泡剂、重量百分比为0.3%~1%的流平剂、重量百分比为0.5%~0.8%的活性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2%~0.5%的热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制作改性塑胶粒子的方
法包括:将重量百分比为70%~88%的树脂,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玻纤,重量百分比为3%~7%的金属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2%~5%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光吸收剂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投入到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得到熔融物;将所述熔融物挤出呈直径为2~5mm、长度为3~5mm的圆柱形颗粒状并冷却,得到所述改性塑胶粒子。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80℃~280℃。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镭射所述塑壳的方法包括:利用激光照射所述塑壳表面,以在所述塑壳表面形成图形化的走线,其中,所述激光的波长为1064nm,所述激光的功率为5~15W,速度为200~1000mm/s,频率为40~80kHz。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走线的深度为8~20μm,表面粗糙度Rz为6~15μm。
[0013]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化学镀的方法包括:在所述走线中利用化学镀进行镀铜,所述镀铜的厚度为6~10μm;在所述镀铜的表面利用化学镀进行镀镍,所述镀镍的厚度为2~4μm。
[0014]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化学镀之后,所述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塑壳在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表面处进行研磨,以使所述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表面与所述塑壳表面齐平。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对所述塑壳进行研磨。
[0016]可选的,在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若所述塑壳存在有高度段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则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连接处呈坡度为25~42度的坡面。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改性塑胶粒子;利用制作的所述改性塑胶粒子进行注塑,以形成塑壳;镭射所述塑壳,以在所述塑壳表面形成图形化的走线;化学镀,以在所述塑壳的所述走线处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其中,塑胶粒子包括:重量百分比为70%~88%的树脂,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玻纤,重量百分比为3%~7%的金属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2%~5%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光吸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塑胶粒子能够在注塑形成塑壳后,在镭射时将其中的金属氧化物充分活化的同时不会使塑壳发生烧焦的情况,同时还能保证活化后的金属能够较为均匀地排布在走线中,解决了现有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在制造工艺中出现烧焦或镭射活化不完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图2A~图2E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塑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塑壳的坡面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

塑壳;101

第一表面;102

第二表面;103

坡面;110

走线;210

镀铜;220

镀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以便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结构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制作改性塑胶粒子;S2,利用制作的所述改性塑胶粒子进行注塑,以形成塑壳;S3,镭射所述塑壳,以在所述塑壳表面形成图形化的走线;S4,化学镀,以在所述塑壳的所述走线处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其中,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改性塑胶粒子;利用制作的所述改性塑胶粒子进行注塑,以形成塑壳;镭射所述塑壳,以在所述塑壳表面形成图形化的走线;化学镀,以在所述塑壳的所述走线处形成激光直接成型部件;其中,塑胶粒子包括:重量百分比为70%~88%的树脂,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玻纤,重量百分比为3%~7%的金属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2%~5%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光吸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粒子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5%~1%的抗氧化剂、重量百分比为0.3%~1.2%的消泡剂、重量百分比为0.3%~1%的流平剂、重量百分比为0.5%~0.8%的活性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2%~0.5%的热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改性塑胶粒子的方法包括:将重量百分比为70%~88%的树脂,重量百分比为5%~10%的玻纤,重量百分比为3%~7%的金属氧化物,重量百分比为2%~5%的固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光吸收剂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投入到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得到熔融物;将所述熔融物挤出呈直径为2~5mm、长度为3~5mm的圆柱形颗粒状并冷却,得到所述改性塑胶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直接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张丹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