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43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柴油颗粒捕集器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线性排列有若干具有通道的载体;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两端开口,且所述电加热元件的外表面与载体的内表面贴合;以及电极组件和电源控制模块,一个所述电极组件封闭所述载体一端未设有电加热元件的通道,另一个所述电极组件封闭所述载体另一端设有电加热元件的通道;两电极组件分别连接载体两端与电源控制模块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电源控制模块控制电加热元件加热、点燃发动机排气中的微粒;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和控制方式简单;且柴油颗粒捕集器再生方式灵活,消耗电量低,不耗费燃油。费燃油。费燃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颗粒捕集器再生
,具体是一种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毡具备通透性,并能够根据要求制成不同孔隙率,可作为柴油颗粒捕集器初级过滤,材质耐温极限达1500℃,且可无限次重复受热。发动机后处理器系统中柴油颗粒捕集器的再生问题,,决定了后处理器过滤效率及使用寿命,传统的再生方法如发动机缸内后喷以及排气管中喷油,均利用燃油的燃烧放热,点燃并燃烧堆积在柴油颗粒捕集器中的微粒,以此达到再生的目的。
[0003]这种再生方式控制策略极为复杂,需要根据柴油颗粒捕集器的碳载量计算后喷燃油量,同时兼顾温度及再生时间,有时存在微粒燃烧不净再生不彻底,影响发动机性能的情况,同时,也存在燃烧温度过高烧蚀柴油颗粒捕集器的弊端。
[0004]需要设计一种发动机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要求它的再生方式控制策略简单,再生方式灵活,消耗电量低,不耗费燃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线性排列有若干具有通道的载体;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两端开口,且所述电加热元件的外表面与载体的内表面贴合;以及电极组件和电源控制模块,一个所述电极组件封闭所述载体一端未设有电加热元件的通道,另一个所述电极组件封闭所述载体另一端设有电加热元件的通道;两电极组件分别连接载体两端与电源控制模块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电源控制模块控制电加热元件通电加热、点燃所述载体和电加热元件上的发动机排气中的微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电极组件分别为前端板电极和后端板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电极表面线性阵列有多个孔口,且线性阵列的间距与载体的通道孔径相等,所述多个孔口供发动机排气进入设有电加热元件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加热柴油颗粒捕集器后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板电极与载体端面之间设有后端堵盖,所述后端堵盖与前端板电极的形状相同,所述后端堵盖用于封闭所述载体另一端设有电加热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华廷高志男刘立东李志勇刘剑峰武振海严伟庞舒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