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加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53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器、气气换热器和气液换热器;所述燃烧器,设有喷嘴、电热塞、燃烧器进气口、通气孔、螺旋通道、预混腔、炉膛、炉底;所述气气换热器设有排气进气腔、排气进气口、气气换热腔、高效气气换热单元、排气出气口、排气出气腔、废气通道、废气出气口、气气换热进气口、气气换热进气腔、气气换热出气口气气换热出气腔、排气溢流口;所述气液换热器设有进液口、气液换热腔、出液口;该锅炉可有效精确控制燃料和空气的比例;加热过程中火焰起燃迅速,且燃料能被完全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加热锅炉使用高效换热单元,可同时加热气体、液体两种介质;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排气污染少等特点。排气污染少等特点。排气污染少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加热锅炉


[0001]本技术属于加热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加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加热锅炉是将空气与燃料按适当比例混合进行燃烧,通过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气体或的一种设备。加热锅炉型式很多,但现有锅炉产品的燃烧方式多是将燃料直接浸润在细密金属网格上,初始点火通过高热电阻丝引燃其表面燃油,局部燃烧后,火焰随进入的新鲜空气遍布周圈金属网,形成炉膛火焰。这种燃烧方式起燃缓慢,且混合不均匀,燃烧初期形成大量黑烟,燃料经济性较差。另外,现有加热锅炉往往只能加热一种介质,而且燃烧室与换热单元结构简单,换热效率低,介质升温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加热锅炉,该锅炉可有效精确控制燃料和空气的比例;加热过程中火焰起燃迅速,且燃料能被完全燃烧。本技术提供的高效加热锅炉使用高效换热单元,可同时加热气体、液体两种介质;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排气污染少等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加热锅炉,包括燃烧器、气气换热器和气液换热器;
[0005]所述燃烧器,设置有喷嘴、电热塞、燃烧器进气口、通气孔、螺旋通道、预混腔、炉膛、炉底;所述喷嘴连接外部油泵,用于喷出油雾;所述电热塞用于点燃油雾;所述燃烧器进气口连接外部燃烧风机,用于气体喷入;所述预混腔用于油雾和气体的混合;所述炉膛用于燃料的燃烧;
[0006]其中,所述燃烧器进气口与通气孔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螺旋通道相连;所述螺旋通道经通道连接所述预混腔;所述预混腔连接炉膛;所述炉膛连接炉底,所述炉底与气气换热器相通;
[0007]其中,所述燃烧器中设有通气孔和螺旋通道;在实际应用中,新鲜空气经通气孔和螺旋通道能快速分散后进入预混腔,可是气体与油雾等到充分的混合。
[0008]所述气气换热器,设置有排气进气腔、排气进气口、气气换热腔、高效气气换热单元、排气出气口、排气出气腔、废气通道、废气出气口、气气换热进气口、气气换热进气腔、气气换热出气口、气气换热出气腔、排气溢流口;
[0009]其中,所述排气进气腔在气气换热器内壁上设有排气进气口,与气气换热腔相连;所述气气换热腔内设有高效气气换热单元;所述排气出气腔设有排气出气口,排气出气腔与高效气气换热单元内侧通道相连;所述排气出气腔另一端与废气通道相连,废气通道设有废气出气口;
[0010]所述气液换热器,设置有进液口、气液换热腔、出液口;
[0011]其中,所述进液口与外部液体循环泵相连,所述出液口与外部液体循环吸热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通道与气液换热腔相通;所述气液换热腔包
覆所述炉底的后半部。
[0012]其中,所述气液换热腔包覆在炉膛后半部,接近炉底的位置;所述包覆的位置不超过炉高的2/3;并且,在包覆部分,两者有一定的间隙,用于排气排出。
[0013]其中,所述通气孔优选为腰子形通气孔;可进一步增加通气量。
[0014]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所述燃烧器中设置有稳焰盘,所述稳焰盘位于电热塞的后方,固定在炉膛内。
[0015]其中,所述燃烧器设有喷嘴、电热塞和稳焰盘;可进一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稳定燃烧。
[0016]所述喷嘴与外部油管、油泵相连;所述电热塞与外部线束、控制器相连;所述燃烧器进气口与外部燃烧风机相连;在实际操作中,首先电热塞开始加入,外部油泵自油管吸入燃油并产生高压,通过喷嘴4前端细孔喷出油雾,油雾与高温的电热塞接触开始着火;燃烧器进气口相连的燃烧风机开始工作,通入空气;气体在通气孔和螺旋通道的分散下,与油雾在预混腔中形成油气混合气;然后再设置有稳焰盘的炉膛内稳定高效的燃烧。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加热锅炉采用电热塞点燃高压喷射燃油、通气孔和螺旋通道进气进行助燃的方式,火焰起燃迅速,且燃烧完全。具有翅片的炉炉底向具有螺旋翅片的气液换热腔传热快,效率高。
[0018]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所述炉底的内腔设有翅片,翅片和炉膛外壁形成高温排气通道;
[0019]优选的,所述翅片周向铸造成型或焊接在所述炉底内壁上。
[0020]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所述气液换热腔的内壁设有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与气液换热器内壁及炉底外壁形成螺旋状气液换热腔,液体由进液口进入进液通道,经气液换热腔多次螺旋绕行后进入出液通道,再由出液口流出。
[0021]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所述高效气气换热单元为折叠成等腰三角形的折叠状圆柱结构。所述高效气气换热单元,折叠形成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的热交换区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侧壁为热交换边界;所述内侧通道与高温排气相通,外侧通道与换热气体相通。
[0022]优选的,所述高效气气换热单元设有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内侧通道与高温排气相通,外侧通道与换热气体相通。
[0023]其中,所述高效气气换热单元由耐高温、耐腐蚀板材折叠制作而成。
[0024]本技术所述的气气换热器中,采用高效气气换热单元,由耐高温、耐腐蚀板材折叠制作,可以折叠出更多翅片,大大增加换热面积。折叠形成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的热交换区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侧壁为热交换边界,高温排气和换热气体直接通过壁面进行换热,换热效率高。
[0025]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所述气气换热器上还设置有支撑板,用于固定高效气气换热单元。
[0026]其中,所述支撑板的结构和所述高效气气换热单元的等腰三角形折叠的形状完全吻合。
[0027]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所述排气进气腔和排气出气腔之间设有隔板。高温排气必须先进入排气进气腔,经由高效气气换热单元的内侧通道进入排气出气腔。
[0028]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气气换热进气口与排气进气口位于气气换热器的两端。
[0029]所述的气气换热器中,排气进气腔和排气出气腔之间设有隔板,高温排气必须先进入排气进气腔,经由高效气气换热单元的内侧通道进入排气出气腔,增加高温排气的行程。而且气气换热进气口与排气进气口位于气气换热器的两端,换热气体和高温相向流动,充分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0030]本技术所述的气液换热器中,设有螺旋翅片,螺旋翅片与气液换热器内壁及炉底外壁形成螺旋状气液换热腔,液体由进液口进入进液通道,经气液换热腔多次螺旋绕行后进入出液通道,再由出液口流出。液体流向与高温排气流向方向相反,而且换热线程长,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加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加热锅炉的剖视面1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加热锅炉的剖视面2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螺旋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稳焰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1)、气气换热器(2)和气液换热器(3);所述燃烧器(1),设置有喷嘴(4)、电热塞(5)、燃烧器进气口(6)、通气孔(7)、螺旋通道(8)、预混腔(10)、炉膛(12)、炉底(13);所述喷嘴(4)连接外部油泵,用于喷出油雾;所述电热塞(5)用于点燃油雾;所述燃烧器进气口(6)连接外部燃烧风机,用于气体喷入;所述预混腔(10)用于油雾和气体的混合;所述炉膛(12)用于燃料的燃烧;其中,所述燃烧器进气口(6)与通气孔(7)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螺旋通道(8)相连;所述螺旋通道(8)经通道连接所述预混腔(10);所述预混腔(10)连接炉膛(12);所述炉膛(12)连接炉底(13),所述炉底(13)与气气换热器(2)相通;所述气气换热器(2),设置有排气进气腔(18)、排气进气口(20)、气气换热腔(21)、高效气气换热单元(22)、排气出气口(25)、排气出气腔(26)、废气通道(27)、废气出气口(28)、气气换热进气口(33)、气气换热进气腔(34)、气气换热出气口(36)、气气换热出气腔(35)、排气溢流口(32);其中,所述排气进气腔(18)在气气换热器内壁(19)上设有排气进气口(20),与气气换热腔(21)相连;所述气气换热腔(21)内设有高效气气换热单元(22);所述排气出气腔(26)设有排气出气口(25),排气出气腔(26)与高效气气换热单元(22)内侧通道(23)相连;所述排气出气腔(26)另一端与废气通道(27)相连,废气通道(27)设有废气出气口(28);所述气液换热器(3),设置有进液口(37)、气液换热腔(41)、出液口(44);其中,所述进液口(37)与外部液体循环泵相连,所述出液口(44) 与外部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男高品佳涂进进赵岩傅耀宇曲学春王之甫李志勇刘剑锋魏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