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31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1
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及装置,根据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的结构数据和电缆终端结构数据,确定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在所确定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内,布置绝缘板;使用千斤顶支撑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带电作业人员在绝缘板构成的保护区域内进行带电消缺操作。实现带电作业消缺,无需停电,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免去停电申请环节,缩短了作业流程时间,运维响应度显著提高;带电消缺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合理使用消缺装置,极大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缩短操作耗时,显著提升带电作业方式的效率低;易于实现操作标准化,为电缆运维单位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支柱绝缘子消缺手段。快捷的支柱绝缘子消缺手段。快捷的支柱绝缘子消缺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运维检修
,更具体地,涉及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架空线入地迁改工程由城市中心区域向周边拓展,使得电力电缆的应用也逐年增加。电缆终端多为户外终端,终端法兰盘下方由支柱绝缘子支撑,该类绝缘子多为瓷制结构,长期在室外的各种环境下运行,会导致破损,一旦损坏,将导致电缆终端倾斜,从而导致电缆故障。
[0003]针对支柱绝缘子出现缺陷的情况,目前一般采用停电消缺处理,然而停电消缺不仅要申请停电,还需要将终端吊起,同时进行终端水平测量,费时费力。通过调研发现,当某批次的支柱绝缘子存在结构性缺陷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集中性爆发破损情况,届时采取停电消缺的方式,会造成重要用电客户单电源供电,电力系统不再满足N

1原则,对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及装置,克服传统停电作业工法中存在的停电申请流程长、消缺过程耗时长、作业方式效率低、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为电缆运维单位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支柱绝缘子消缺手段。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的步骤如下:
[0007]步骤1,采集绝缘工具数据、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的感应电压、电缆终端结构数据和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结构数据;/>[0008]步骤2,对步骤1采集的专用工具数据以及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以满足带电作业要求;
[0009]步骤3,根据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的结构数据和电缆终端结构数据,确定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
[0010]步骤4,在步骤3所确定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内,布置绝缘板;
[0011]步骤5,使用千斤顶支撑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带电作业人员在绝缘板构成的保护区域内进行带电消缺操作。
[0012]优选地,
[0013]步骤1中,
[0014]绝缘工具数据包括:绝缘挡板的绝缘试验有效期和绝缘完整性、绝缘扳手的绝缘试验有效期和绝缘完整性;
[0015]电缆终端结构数据包括:电缆终端绝缘子最下部伞裙的安装高度;
[0016]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结构数据包括:顶部螺栓的安装高度、底部螺栓的安装高度、底部铁构件的安装高度。
[0017]步骤2包括:
[0018]步骤2.1,校验绝缘挡板和绝缘扳手是否在绝缘试验有效期内,若在绝缘有效期内,则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反之,则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
[0019]步骤2.2,检查绝缘扳手的绝缘握柄、绝缘挡板的绝缘管和绝缘挡板的绝缘板的外观是否有破损,若无破损,则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反之,则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
[0020]步骤2.3,检测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是否存在感应电压,若不存在感应电压,则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反之,则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并且需要设置专用接地线使得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可靠接地。
[0021]步骤3包括:
[0022]步骤3.1,设置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尺寸;
[0023]步骤3.2,根据操作空间尺寸以及待更换支柱绝缘子顶部螺栓的安装高度,以如下关系式,确定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的下限值:
[0024]H
l
=H1+d

H
b
[0025]式中,
[0026]H
l
表示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的下限值,
[0027]H1表示待更换支柱绝缘子顶部螺栓的安装高度,
[0028]d表示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尺寸,
[0029]H
b
表示待更换支柱绝缘子底部铁构件的安装高度;
[0030]步骤3.3,根据电缆终端绝缘子最下部伞裙的安装高度,以如下关系式,确定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的上限值:
[0031]H
h
=H2‑
H
b
[0032]式中,
[0033]Hx表示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的上限值,
[0034]H2表示电缆终端绝缘子最下部伞裙的安装高度,
[0035]H
b
表示待更换支柱绝缘子底部铁构件的安装高度。
[0036]在步骤4中,绝缘板通过翻转限位插销与绝缘管的一端连接,旋松翻转限位插销时,通过转动绝缘管以调整绝缘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并且通过伸缩绝缘管以调整绝缘板的高度;旋紧翻转限位插销时,绝缘板无法转动、也无法调整高度;绝缘管的另一端通过磁吸开关与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的底部铁构件连接。
[0037]优选地,
[0038]在步骤4中,绝缘板的布置包括:
[0039]步骤4.1,缩短绝缘管,调整绝缘板至最低高度;
[0040]步骤4.2,打开磁吸开关,将绝缘管固定在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的底部铁构件处;
[0041]步骤4.3,旋松翻转限位插销,转动绝缘管,调整绝缘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
[0042]步骤4.4,旋紧翻转限位插销,伸长绝缘管,调整绝缘板位于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内。
[0043]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装置包括:绝缘板、绝缘管、磁吸开关、绝缘板翻转
限位插销;
[0044]绝缘板通过翻转限位插销与绝缘管的一端连接,旋松翻转限位插销时,通过转动绝缘管以调整绝缘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该夹角范围为0
°
~180
°
;并且通过伸缩绝缘管以调整绝缘板的高度;旋紧翻转限位插销时,绝缘板无法转动、也无法调整高度;其中,通过伸缩绝缘管以调整绝缘板的高度;绝缘板高度的调整范围大于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范围;
[0045]绝缘管的另一端通过磁吸开关与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的底部铁构件连接。
[0046]优选地,
[0047]绝缘板为半月形,其绝缘水平不低于三毫米绝缘板的绝缘水平。
[0048]磁吸开关包括可开关型强磁座。
[004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0050]1、实现带电作业消缺,无需停电,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免去停电申请环节,缩短了作业流程时间,运维响应度显著提高;
[0051]2、带电消缺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合理使用消缺装置,极大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缩短操作耗时,显著提升带电作业方式的效率低;
[0052]3、易于实现操作标准化,为电缆运维单位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支柱绝缘子消缺手段。
附图说明
[0053]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的流程图;
[0054]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操作中,使用的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消缺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1,采集绝缘工具数据、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的感应电压、电缆终端结构数据和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结构数据;步骤2,对步骤1采集的专用工具数据以及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以满足带电作业要求;步骤3,根据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的结构数据和电缆终端结构数据,确定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步骤4,在步骤3所确定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内,布置绝缘板;步骤5,使用千斤顶支撑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带电作业人员在绝缘板构成的保护区域内进行带电消缺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绝缘工具数据包括:绝缘挡板的绝缘试验有效期和绝缘完整性、绝缘扳手的绝缘试验有效期和绝缘完整性;电缆终端结构数据包括:电缆终端绝缘子最下部伞裙的安装高度;待更换支柱绝缘子结构数据包括:顶部螺栓的安装高度、底部螺栓的安装高度、底部铁构件的安装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步骤2.1,校验绝缘挡板和绝缘扳手是否在绝缘试验有效期内,若在绝缘有效期内,则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反之,则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步骤2.2,检查绝缘扳手的绝缘握柄、绝缘挡板的绝缘管和绝缘挡板的绝缘板的外观是否有破损,若无破损,则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反之,则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步骤2.3,检测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是否存在感应电压,若不存在感应电压,则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反之,则不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并且需要设置专用接地线使得电缆终端底部金属法兰盘可靠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电缆终端支柱绝缘子带电消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步骤3.1,设置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尺寸;步骤3.2,根据操作空间尺寸以及待更换支柱绝缘子顶部螺栓的安装高度,以如下关系式,确定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的下限值:H
l
=H1+d

H
b
式中,H
l
表示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电场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区域的下限值,H1表示待更换支柱绝缘子顶部螺栓的安装高度,d表示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尺寸,H
b
表示待更换支柱绝缘子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华张志坚徐骏齐金龙吕峰朱洁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