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25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包括前段生产工艺、中段生产工艺、末端生产工艺;其中前段生产工艺包括一次发酵;中段生产工艺包括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末端生产工艺包括:上料覆土、育菇、采收、包装、蒸汽消毒、出料。使用该双孢菇栽培工艺可防止菌丝被杂菌污染,使得菌丝更好的生长,让菌种更好的培育,防病虫害能力强,采用此双孢菇栽培工艺所栽培出来的双孢菇产量高,对双孢菇栽培基料利用的更加充分,使得该双孢菇栽培工艺具有良好的生态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孢菇栽培
,具体为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蘑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中国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采取适合自己的栽培方式。分布极广泛,中国普遍栽培。不过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实现了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0003]现有的双孢菇栽培工艺所种植出来的双孢菇产量较低,在双孢菇种植工艺中所使用到的双孢菇基料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再继续对双孢菇进行种植,由于产量较低,这样就会导致使用到的基料所种植出来的双孢菇产量低,则极容易造成浪费,不具有生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包括前段生产工艺、中段生产工艺、末端生产工艺;
[0006]其中前段生产工艺包括一次发酵;一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配比;步骤二:预湿麦草;步骤三:混合鸡粪;步骤四:填料;步骤五:第一次转堆;步骤六:第二次转堆;步骤七:第三次转堆;步骤八:一次转二次;步骤九:覆土搅拌;
[0007]中段生产工艺包括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二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一转二)发酵5天;步骤二:播种;三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后发酵15

20天;步骤二:出料;步骤三:上料。
[0008]末端生产工艺包括:上料覆土、育菇、采收、包装、蒸汽消毒、出料;
[0009]步骤一:对育菇房上料覆土;
[0010]步骤二:在育菇房的覆土上育菇:育菇过程中包括:菌丝恢复生长、降温、出菇及菇蕾生长阶段;
[0011]步骤三:采收:按照第一潮菇、第二潮菇、第三潮菇进行采收;
[0012]步骤四:对采收后的成品菇包装;
[0013]步骤五:对育菇房蒸汽消毒;
[0014]步骤六:对育菇房进行出废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原材料配比包括以下原则:1.1制作堆肥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原材料验收标准;1.2尽可能多的混合不同厂家的原材料,不能使用
一家供货商的原料;1.3 发酵过的旧麦草若要用,比例不能多于整批次麦草的10%;1.4如遇新旧麦草交替时节,新麦草以每批次增加10%的比例逐渐替换旧草; 1.5原材料的取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先到货先取用、后到货后取用的原则;1.6原材料取用过程中必须了解其理化参数,做到合理搭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一次发酵中的预湿麦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现场取草;步骤二:抓草;步骤三:割开捆绑草的绳子;步骤四:泡草;步骤五:完成对麦草的一次发酵;预湿麦草所需5天时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料(一转二)发酵5天的流程包括:一转二进、清洗、保养机器、做播种准备(消毒)、播种,其中播种出现拉网断并及时通知负责人及按原计划解决。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三次发酵中的步骤二:出料的流程包括:三次发酵结束后出料、清洗(消毒)、出料、清洗(消毒)、出料。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出料过程中出现拉网断并及时通知负责人及按原计划解决。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填料中包括第一次转堆区间需要1天时间,第二三次、一转二各需2天时间。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使用该双孢菇栽培工艺可防止菌丝被杂菌污染,使得菌丝更好的生长,让菌种更好的培育,防病虫害能力强,采用此双孢菇栽培工艺所栽培出来的双孢菇产量高,对双孢菇栽培基料利用的更加充分,使得该双孢菇栽培工艺具有良好的生态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包括前段生产工艺、中段生产工艺、末端生产工艺;
[0025]其中前段生产工艺包括一次发酵;一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配比;步骤二:预湿麦草;步骤三:混合鸡粪;步骤四:填料;步骤五:第一次转堆;步骤六:第二次转堆;步骤七:第三次转堆;步骤八:一次转二次;步骤九:覆土搅拌;
[0026]中段生产工艺包括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二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一转二)发酵5天;步骤二:播种;三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后发酵15

20天;步骤二:出料;步骤三:上料。
[0027]末端生产工艺包括:上料覆土、育菇、采收、包装、蒸汽消毒、出料;
[0028]步骤一:对育菇房上料覆土;
[0029]步骤二:在育菇房的覆土上育菇:育菇过程中包括:菌丝恢复生长、降温、出菇及菇蕾生长阶段;
[0030]步骤三:采收:按照第一潮菇、第二潮菇、第三潮菇进行采收;
[0031]步骤四:对采收后的成品菇包装;
[0032]步骤五:对育菇房蒸汽消毒;
[0033]步骤六:对育菇房进行出废料;
[0034]原材料配比包括以下原则:1.1制作堆肥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原材料验收标准;1.2尽可能多的混合不同厂家的原材料,不能使用一家供货商的原料;1.3发酵过的旧麦草若要用,比例不能多于整批次麦草的10%;1.4如遇新旧麦草交替时节,新麦草以每批次增加 10%的比例逐渐替换旧草;1.5原材料的取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先到货先取用、后到货后取用的原则;1.6原材料取用过程中必须了解其理化参数,做到合理搭配。
[0035]一次发酵中的预湿麦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现场取草;步骤二:抓草;步骤三:割开捆绑草的绳子;步骤四:泡草;步骤五:完成对麦草的一次发酵;预湿麦草所需5天时间。
[0036]进料(一转二)发酵5天的流程包括:一转二进、清洗、保养机器、做播种准备(消毒)、播种,其中播种出现拉网断并及时通知负责人及按原计划解决。
[0037]三次发酵中的步骤二:出料的流程包括:三次发酵结束后出料、清洗(消毒)、出料、清洗(消毒)、出料。
[0038]出料过程中出现拉网断并及时通知负责人及按原计划解决。
[0039]填料中包括第一次转堆区间需要1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生产工艺、中段生产工艺、末端生产工艺;其中前段生产工艺包括一次发酵;一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配比;步骤二:预湿麦草;步骤三:混合鸡粪;步骤四:填料;步骤五:第一次转堆;步骤六:第二次转堆;步骤七:第三次转堆;步骤八:一次转二次;步骤九:覆土搅拌;中段生产工艺包括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二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一转二)发酵5天;步骤二:播种;三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后发酵15

20天;步骤二:出料;步骤三:上料。末端生产工艺包括:上料覆土、育菇、采收、包装、蒸汽消毒、出料;步骤一:对育菇房上料覆土;步骤二:在育菇房的覆土上育菇:育菇过程中包括:菌丝恢复生长、降温、出菇及菇蕾生长阶段;步骤三:采收:按照第一潮菇、第二潮菇、第三潮菇进行采收;步骤四:对采收后的成品菇包装;步骤五:对育菇房蒸汽消毒;步骤六:对育菇房进行出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双孢菇生态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配比包括以下原则:1.1制作堆肥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原材料验收标准;1.2尽可能多的混合不同厂家的原材料,不能使用一家供货商的原料;1.3发酵过的旧麦草若要用,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军刘宝龙王方圆王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