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95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配料拌料:将第一原料、马铃薯淀粉和蛋白胨按比例配好,并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第二原料;原料混合:将破碎后的废弃菌包与第二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培养基;装袋;灭菌接种;出菇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绣球菌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将制备得到的新原料与破碎后的废弃菌包充分混合后形成新的绣球菌培养基,然后再进行栽培得到绣球菌,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废菌包内的菌丝蛋白、多糖及其他营养成分,实现变废为宝,且能够减少木屑的使用量,节约成本,增加生产效益。增加生产效益。增加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绣球菌培养工艺
,具体为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绣球菌,又名绣球菇,拉丁学名为Sparassiscrispa,是非褶孔菌目、绣球菌科、绣球菌属。子实体中等至大形,肉质,由一个粗壮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的瓣片,形似巨大的绣球而得名,其为食用菌。
[0003]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迅速扩大,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料,如废菌包、菌株的下脚料等等,如不及时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滋生霉菌和虫害,污染环境,制约食用菌产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原料处理:将松木屑进行粉碎加工,并加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处理:将松木屑进行粉碎加工,并加水处理,分别得到第一原料;S2、配料拌料:将第一原料、马铃薯淀粉和蛋白胨按比例配好,并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第二原料;S3、原料混合:将破碎后的废弃菌包与第二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培养基;S4、装袋:将拌好的培养基装入一定容量的培养袋内;S5、灭菌接种:按普通食用菌的常规灭菌和无菌接种要求进行处理;S6、培养:依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无光环境和微光环境下进行培养,得到绣球菌胚芽;S7、出菇管理:将绣球菌胚芽开袋后,将空气湿度增加到95%以上,并适当调节通风,光照100勒克斯以上保持3小时以上,子实体经20

30天即可充分长大,形成绣球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加水处理具体为:将粉碎后的松木屑堆放在露天的场地上并加水,然后在间隔7天时间内再加水翻堆一次,且总处理时间为30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球菌废菌包二次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洁郑永彬黎勇黄秋英林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