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和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92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主轴和机床,包括:机体组件;轴芯组件;其中,前轴承座包括嵌入轴向内孔的嵌入段,前轴承座的前端设有前端盖,前轴承座设有第一冷却水道,后轴承组件设有第二冷却水道,第一冷却水道包括:多个第一腰型水道,设置于嵌入段的外侧面,并沿周向间隔分布,第一腰型水道与轴向内孔匹配贴合;多个第二腰型水道,设置于前轴承座的前端面,并沿周向与第一腰型水道交错分布,第二腰型水道与前端盖匹配贴合;多个轴向水道,连接于交错分布的第一腰型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之间,第一腰型水道、轴向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形成围绕前轴承的第一冷却水道。解决了电主轴前轴承冷却的弊端,使得前轴承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大,冷却效果显著。显著。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主轴和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用于车削、镗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主轴和机床。

技术介绍

[0002]加工中心电主轴需要提供大的切削力和大的承载能力,因此电机的设计需求是大功率大扭矩,大功率电机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传递到前后轴承,使得轴承发热增大,大大影响后轴承的使用寿命。尤其是主轴的前轴承,因为前轴承运转产生的热量比后轴承要高。一般电主轴对前轴承的冷却都是一个简单的环形槽,散热面积小,冷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主轴和机床。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第一方面,一种电主轴,包括:
[0006]机体组件,设有轴向内孔,所述轴向内孔的前端设有前轴承座,所述轴向内孔的后端设有后轴承组件;
[0007]轴芯组件,设置于所述轴向内孔,所述轴芯组件的前端通过前轴承支承于所述前轴承座,所述轴芯组件的后端通过后轴承支承于所述后轴承组件;
[0008]其中,所述前轴承座包括嵌入所述轴向内孔的嵌入段,所述前轴承座的前端设有前端盖,所述前轴承座设有第一冷却水道,所述后轴承组件设有第二冷却水道,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包括:
[0009]多个第一腰型水道,设置于所述嵌入段的外侧面,并沿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腰型水道与所述轴向内孔匹配贴合;
[0010]多个第二腰型水道,设置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前端面,并沿周向与所述第一腰型水道交错分布,所述第二腰型水道与所述前端盖匹配贴合;
[0011]多个轴向水道,连接于交错分布的所述第一腰型水道和所述第二腰型水道之间,所述第一腰型水道、轴向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形成围绕所述前轴承的第一冷却水道。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机体组件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在所述嵌入段的两侧正对分布,所述第一腰型水道包括与所述进水孔对接的进水侧第一腰型水道和与所述出水孔对接的出水侧第一腰型水道,由所述进水孔进入的冷夜介质沿所述进水侧第一腰型水道向两边流动,各循环半圈,汇集在所述出水侧第一腰型水道,并经所述出水孔流出。
[0013]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腰型水道的两端开设与所述轴向水道接通的径向孔。
[0014]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嵌入段于所
述第一腰型水道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一密封圈安装环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环槽中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腰型水道的外周设有第二密封圈安装环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环槽中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相连通,所述机体组件设有第三冷却水道,所述第三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相连通,冷却介质依次流过所述第一冷却水道、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和所述第三冷却水道。
[0017]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组件包括后轴承座外套和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外套与所述机体组件连接,所述后轴承的外圈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配合,所述后轴承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沿轴向浮动,所述后轴承座外套的外侧设有环形水槽,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嵌入所述轴向内孔,所述机体组件遮蔽所述环形水槽以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水道。
[001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主轴箱,所述机体组件的外周面设有螺旋环槽,所述机体组件装配于所述主轴箱内,所述主轴箱遮蔽所述螺旋环槽以形成所述第三冷却水道。
[0019]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机体组件设有连通所述出水孔和第二冷却水道的第一轴向水孔,所述机体组件设有第二轴向水孔,所述第二轴向水孔由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引至所述机体组件前端,并接入所述第三冷却水道。
[0020]第二方面,一种机床,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电主轴。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22]由第一腰型水道、轴向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形成的围绕前轴承的第一冷却水道,第一冷却水道既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腰型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又有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水道,解决了目前加工中心电主轴前轴承冷却的弊端,使得前轴承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大,冷却效果显著。
[0023]同时,在前轴承座上设置第一腰型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进一步通过前轴承座与配合机体组件和前端盖的配合限定出供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不必添加更多附属结构,结构更加简单,成型方便。
[002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主轴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前轴承座结构轴测图;
[0028]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前轴承座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前轴承座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冷却水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2]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4]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组件,设有轴向内孔,所述轴向内孔的前端设有前轴承座,所述轴向内孔的后端设有后轴承组件;轴芯组件,设置于所述轴向内孔,所述轴芯组件的前端通过前轴承支承于所述前轴承座,所述轴芯组件的后端通过后轴承支承于所述后轴承组件;其中,所述前轴承座包括嵌入所述轴向内孔的嵌入段,所述前轴承座的前端设有前端盖,所述前轴承座设有第一冷却水道,所述后轴承组件设有第二冷却水道,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包括:多个第一腰型水道,设置于所述嵌入段的外侧面,并沿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腰型水道与所述轴向内孔匹配贴合;多个第二腰型水道,设置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前端面,并沿周向与所述第一腰型水道交错分布,所述第二腰型水道与所述前端盖匹配贴合;多个轴向水道,连接于交错分布的所述第一腰型水道和所述第二腰型水道之间,所述第一腰型水道、轴向水道和第二腰型水道形成围绕所述前轴承的第一冷却水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件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在所述嵌入段的两侧正对分布,所述第一腰型水道包括与所述进水孔对接的进水侧第一腰型水道和与所述出水孔对接的出水侧第一腰型水道,由所述进水孔进入的冷夜介质沿所述进水侧第一腰型水道向两边流动,各循环半圈,汇集在所述出水侧第一腰型水道,并经所述出水孔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型水道的两端开设与所述轴向水道接通的径向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段于所述第一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桂转汤丽君汤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