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73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包括蓄热室,蓄热室内设置有不少于3组的振动篦子,振动篦子的周向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固定块,蓄热室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棱,凸棱上开设有容纳固定块的容纳腔,固定块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与容纳腔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磁性块,容纳腔内壁上设置有与磁性块对应的电磁铁,固定块均穿过容纳腔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上固定设置有齿条,凸棱内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轮齿以及圆弧面,振动篦子下设置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压缩空气喷口,压缩空气管连通有压缩空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振动和压缩空气对蓄热球灰尘进行清理,方便快捷,清理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式燃烧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蓄热式燃烧器面对蓄热室内陶瓷蓄热球的积灰集尘束手无策,尤其当利用废杂脏铝原料铸造铝锭时,烟气粉尘含量大,当蓄热式燃烧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蓄热球积灰集尘、严重堵塞,影响空气/烟气的通风效果,造成能耗直线攀升,只能频繁更换蓄热球,以此来保障蓄热式燃烧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仅是通过排气通道的引风抽力作用以及吹灰装置的吹气,清理蓄热球夹缝残留灰尘,但是由于蓄热球分布密集且风力较小,风口远端的蓄热球上的灰尘无法被带走,导致部分清洁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蓄热球表面的灰尘和凝结颗粒通过压缩空气和振动脱落,完成蓄热式燃烧器的自清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室燃烧器,包括蓄热室,所述蓄热室内设置有不少于3组的振动篦子,每组所述振动篦子上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球,所述振动篦子的周向上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固定块,所述振动篦子上位于同一侧的固定块上下对应设置;
[0005]所述蓄热室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固定块的容纳腔,所述固定块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容纳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磁性块,所述容纳腔内壁上设置有与磁性块一一对应的电磁铁;同侧的所述固定块均穿过容纳腔固定连接有同一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凸棱内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轮齿以及圆弧面,所述转盘连接有电机;
[0006]每组所述振动篦子下均设置有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压缩空气喷口,所有所述压缩空气管连通有同一个压缩空气室。
[0007]优选的,所述振动篦子在容纳腔腔口处固定连接有隔热挡板,所述隔热挡板与蓄热室内壁相适配,所述隔热挡板设置在容纳腔与蓄热室内壁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垂直于固定块上下端面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管形状与振动篦子相同,所述压缩空气管与蓄热室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蓄热器外壁开设有与振动篦子数量相同的蓄热球更换口,所述蓄热球更换口相对位置高于振动篦子设置。
[0011]优选的,所有所述压缩空气管在凸棱内连通有总管,所述总管与压缩空气室连通,所述总管位于凸棱外的部分设置有电磁脉冲阀。
[0012]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室位于蓄热室下面,所述压缩空气室通过法兰与蓄热室固
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室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口。
[00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转盘旋转带动齿条上升然后突然释放,使振动篦子在弹簧作用纵向高频振动,并通过电磁铁改变极性,交替的吸引和排斥振动篦子上的磁性块,使振动篦子横向振动,与蓄热球不断碰撞同时蓄热球之间也相互摩擦碰撞,使蓄热球上的灰尘或凝结物脱落,同时压缩空气管内压缩空气经多个压缩空气喷口喷出,使蓄热球上的灰尘进一步脱落,且将脱落的灰尘带到蓄热球更换口,完成了蓄热器的自清洁;同时设置多个振动篦子,将蓄热球分为多个部分分别进行振动,分别进行清洁,增强了清洁效果,提高了清洁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拥有更强的清洁效果和更好的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蓄热式燃烧器主视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蓄热式燃烧器左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蓄热式燃烧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振动篦子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容纳腔内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压缩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蓄热室和凸棱的俯视图;
[0022]其中:1

蓄热室,2

凸棱,3

振动篦子,4

固定块,5

容纳腔,6

弹簧,7

磁性块,8

电磁铁,9

连杆,10

齿条,11

转盘,12

压缩空气管,13

压缩空气室,14

隔热挡板,15

蓄热球更换口,16

电磁脉冲阀,17

压缩空气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参照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室燃烧器,包括蓄热室1,蓄热室1内设置有不少于3组的振动篦子3,每组振动篦子3上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球,通过将蓄热球分成多组,方便筛动和除灰,避免了大量蓄热球堆积在一起引起的振动不均或喷气不均的问题,提高了清洁的效率,振动篦子3在容纳腔5腔口处固定连接有隔热挡板14,隔热挡板14与蓄热室1内壁相适配,隔热挡板14设置在容纳腔5与蓄热室内壁之间,防止蓄热球进入容纳腔5,还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振动篦子3的周向上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固定块4,振动篦子3
上位于同一侧的固定块4上下对应设置。
[0026]蓄热室1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棱2,凸棱2上开设有容纳固定块4的容纳腔5,固定块4上下两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与容纳腔5内壁固定连接,使振动篦子3能够实现上下振动,固定块4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磁性块7,容纳腔5内壁上设置有与磁性块7一一对应的电磁铁8,通过改变电磁铁8的极性,不断吸引排斥磁性块7,使振动篦子3能够横向振动;同侧的固定块4均穿过容纳腔5固定连接有同一连杆9,连杆9上固定设置有齿条10,凸棱2内设置有转盘11,转盘11上设置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轮齿以及圆弧面,使振动篦子3能够在上升一定高度后猛然下降,然后在弹簧6的作用下实现振动;蓄热器1外壁开设有与振动篦子3数量相同的蓄热球更换口15,蓄热球更换口15相对位置高于振动篦子3设置,方便在蓄热球损坏后的更换,蓄热球更换口15设有隔热层,防止蓄热室1中的热量大规模散失。...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室(1),所述蓄热室(1)内设置有不少于3组的振动篦子(3),每组所述振动篦子(3)上设置有若干个蓄热球,所述振动篦子(3)的周向上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固定块(4),所述振动篦子(3)上位于同一侧的固定块(4)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蓄热室(1)两侧固定设置有凸棱(2),所述凸棱(2)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固定块(4)的容纳腔(5),所述固定块(4)上下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与容纳腔(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磁性块(7),所述容纳腔(5)内壁上设置有与磁性块(7)一一对应的电磁铁(8);同侧的所述固定块(4)均穿过容纳腔(5)固定连接有同一连杆(9),所述连杆(9)上固定设置有齿条(10),所述凸棱(2)内设置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上设置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轮齿以及圆弧面;每组所述振动篦子(3)下均设置有压缩空气管(12),所述压缩空气管(12)上开设有若干个压缩空气喷口,所有所述压缩空气管(12)连通有同一个压缩空气室(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清洁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篦子(3)在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立中吴洪波孙蒙曹红新桂斌王伟赵巍巍李兵崔松贺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安保能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