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清渣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作效率低,炉体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包括机械清渣结构底座,所述机械清渣结构底座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耙头杆,所述耙头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通过耙头杆、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等结构的设置,炉口斜坡倾斜角度为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清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
,具体为一种机械清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除渣是铝合金冶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铝合金冶炼过程中,尤其是再生铝冶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铝渣杂质,要想得到纯净的铝液产品必然要经过除渣工艺,所以清渣装置也就成为铝合金冶炼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0003]传统清渣装置多采用机械操作,即叉车连接连接杆,连接杆顶端焊接清渣工具实现清渣作业,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清渣装置清渣效率低下,而且工作中加长杆会对炉体后墙形成撞击,造成对炉墙的破坏,清渣过程会造成炉口磨损,影响炉体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清渣工具与炉口斜坡角度配合不良容易造成灰渣遗漏或者铝水流出。经过对清渣工作的长时间实践积累并结合对炉体结构及除渣工艺的深入研究,研发此机械清渣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清渣结构,解决了工作效率低,炉体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清渣结构,包括机械清渣结构底座,所述机械清渣结构底座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耙头杆,所述耙头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
[0006]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耙头杆之间的夹角为角X,所述耙头杆和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之间的夹角为角Y,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之间的夹角为角Z;
[0007]还包括铝液和炉口斜坡,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的一端位于所述铝液的下方;
[0008]所述炉口斜坡倾斜角度为32
°
,所述炉口斜坡与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夹角为锐角,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的水平倾角应≥60
°
,即60
°
≤角X+角Y
‑
180
°
≤120
°
。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耙头杆、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等结构的设置,炉口斜坡倾斜角度为32
°
,为减少清渣结构对炉口斜坡的磨损,斜坡与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夹角应为锐角,同时为提高清渣工作效率,选定清渣结构耙头的水平倾角应≥60
°
,即60
°
≤角X+角Y
‑
180
°
≤120
°
,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0011]2、本技术通过连接杆、耙头杆等结构的设置,为避免清渣结构耙头处对炉体后墙撞击造成炉体损坏,将清渣结构与炉体后墙的接触部位由点接触改为线接触,即角X+角Y>270
°
,选定机械清渣结构耙头倾角≥95
°
即95
°
≤角X+角Y
‑
180
°
,此外参考铝合金冶炼安全线的设置,及炉口斜坡特性,清渣结构耙头杆应向下倾斜一定角度180
‑
角X才能满足不同液位情况下的清渣作业条件,结合以上最终选定机械清渣结构清渣作业的合理角度角Z
=角X+角Y
‑
180
°
为95
°
~120
°
,实现了延长炉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机械清渣结构底座;2、连接杆;3、耙头杆;4、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5、铝液;6、炉口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
2,一种机械清渣结构,包括机械清渣结构底座1,机械清渣结构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耙头杆3,耙头杆3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连接杆2和耙头杆3之间的夹角为角X,耙头杆3和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之间的夹角为角Y,连接杆2和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之间的夹角为角Z,通过耙头杆3、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等结构的设置,炉口斜坡6倾斜角度为32
°
,为减少清渣结构对炉口斜坡6的磨损,斜坡与清渣工具夹角应为锐角,同时为提高清渣工作效率,选定清渣结构耙头的水平倾角应≥60
°
,即60
°
≤角X+角Y
‑
180
°
≤120
°
,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0017]还包括铝液5和炉口斜坡6,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的一端位于铝液5的下方,通过连接杆2、耙头杆3等结构的设置,为避免清渣结构耙头处对炉体后墙撞击造成炉体损坏,将清渣结构与炉体后墙的接触部位由点接触改为线接触,即角X+角Y>270
°
,选定机械清渣结构耙头倾角≥95
°
即95
°
≤角X+角Y
‑
180
°
,此外参考铝合金冶炼安全线的设置,及炉口斜坡6特性,清渣结构耙头杆3应向下倾斜一定角度180
‑
角X才能满足不同液位情况下的清渣作业条件,结合以上最终选定机械清渣结构清渣作业的合理角度角Z=角X+角Y
‑
180
°
为95
°
~120
°
,实现了延长炉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0018]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清渣工作时叉车插入机械清渣结构底座1插库,并将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耙头杆3及连接杆2送入炉腔内部,直至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与炉体后墙接触,由于接触面为直线,可以增加与炉体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对炉体的破坏,然后下降清渣结构高度使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底部下降到液面以下,之后操作叉车后移,由于作业耙头的结构角度与炉口斜坡6为锐角可以减少炉口磨损,同时耙头筋板起到过滤铝液5的作用同时减少铝灰逃逸,将铝灰扒出并落入提前准备的铝灰渣收集装置,如此往复直至完成清渣作业。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清渣结构,包括机械清渣结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清渣结构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耙头杆(3),所述耙头杆(3)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所述连接杆(2)和所述耙头杆(3)之间的夹角为角X,所述耙头杆(3)和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之间的夹角为角Y,所述连接杆(2)和所述机械清渣结构作业耙头(4)之间的夹角为角Z;还包括铝液(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立中,吴洪波,孙蒙,杨俊刚,桂斌,菅东海,曹红新,赵巍巍,王伟,崔松贺,裴虎,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安保能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