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69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夹单元,其用于固定住座椅扶手,所述装夹单元包括装夹座、夹具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装夹座连接,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联动连接;翻转单元,其包括驱动装置以及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可转动的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且所述翻转臂用于带动座椅扶手翻转;测力单元,其与所述翻转臂连接,所述测力单元用于与座椅扶手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测试工装能够将汽车座椅扶手快速的进行装夹固定,能够通过控制装置自动实现扶手的装夹,且还能够通过翻转单元自动的翻转扶手,从而测量扶手转动时各个阶段的力值。阶段的力值。阶段的力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扶手是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现有的部分汽车座椅,尤其是汽车的后排座椅具有能够翻折的扶手,这种座椅扶手具有铰接结构,并且座椅扶手在翻转时对应的作用力大小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所以目前对于这类汽车座椅扶手需要进行测试,简单来说,汽车座椅扶手在转动时需要对其进行测力,如果测得的力值符合要求,则证明座椅扶手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将汽车座椅扶手通过螺钉等部件固定住,然后再翻转座椅扶手,从而检测座椅扶手翻转过程中的力,这样虽然能够实现座椅扶手测试,但是其操作麻烦,测试效率很低,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包括:
[0006]装夹单元,其用于固定住座椅扶手,所述装夹单元包括装夹座、夹具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装夹座连接,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联动连接;
[0007]翻转单元,其包括驱动装置以及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可转动的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且所述翻转臂用于带动座椅扶手翻转;
[0008]测力单元,其与所述翻转臂连接,所述测力单元用于与座椅扶手连接。
[0009]较佳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夹紧块以及第一操纵线,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装夹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夹紧块与所述导向柱连接并可朝所述第一固定块移动,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操纵线与所述第一夹紧块联动连接。
[0010]较佳的,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夹紧块以及第二操纵线,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装夹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铰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操纵线与所述第二夹紧块联动连接。
[0011]较佳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操纵线与所述第二操纵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且与所述把手联动连接。
[0012]较佳的,所述第一操纵线包括第一线管以及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穿设于所述第一线管内,所述第一线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第一夹紧块连接,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并且另一端穿过第一夹紧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
[0013]较佳的,所述第二操纵线包括第二线管以及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穿设于所述第二线管内,所述第二线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第二夹紧块连接,所述第二
线束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并且另一端穿过第二夹紧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
[0014]较佳的,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旋转夹紧气缸以及压紧块,所述旋转夹紧气缸与所述装夹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块与所述旋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0015]较佳的,所述装夹座设置有定位支架。
[0016]较佳的,所述测力单元包括第一测力器以及第二测力器,所述第一测力器与所述第二测力器均与所述翻转臂连接,所述第一测力器用于测量翻起座椅扶手时的力值,所述第二测力器用于测量翻开座椅扶手时的力值。
[0017]较佳的,还包括导轨以及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移动的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滑动座且可沿所述导轨靠近或远离所述装夹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该测试工装能够将汽车座椅扶手快速的进行装夹固定,能够通过控制装置自动实现扶手的装夹,且还能够通过翻转单元自动的翻转扶手,从而测量扶手转动时各个阶段的力值。
[0020]2、第一夹紧块向上移动时,第一夹紧块与第一固定块能够将安装支架夹住,使得安装支架无法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快速装夹的效果,当第一夹紧块沿着导向柱向下移动时,则能够松开安装支架,使得座椅扶手能够向前抽出,从而实现拆卸效果。
[0021]3、第二夹紧块向上转动时,第二夹紧块与第二固定块能够将安装支架的卡勾部分夹住,使得安装支架无法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快速装夹的效果,当第二夹紧块向下转动时,则能够松开安装支架,使得座椅扶手能够向前抽出,从而实现拆卸效果。
[0022]4、进行锁定时,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动作,并夹住安装支架,同时旋转夹紧气缸带动压紧块旋转,将压紧块转动一定角度后对准扶手的安装支架,接着旋转夹紧气缸收缩,并带动压紧块向装夹座方向移动,从而夹住座椅扶手的安装支架,这样就起到的了压紧的作用。
[0023]5、在装夹之前,座椅扶手先预装到装夹座上,然后使定位销穿过安装支架上的定位孔,这样就能够实现快速定位的目的,此时座椅扶手被锁定在装夹座上,且只能够前后移动,只需要通过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以及压紧块夹持住座椅扶手,就能够使其彻底固定在装夹座上,从而达到螺钉固定时的固定强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工装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具组件与扶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工装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夹紧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夹紧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1]图中,100、装夹座;110、定位支架;200、夹具组件;210、第一固定块;211、导向柱;220、第一夹紧块;230、第一操纵线;231、第一线管;232、第一线束;240、第二固定块;250、第二夹紧块;260、第二操纵线;261、第二线管;262、第二线束;270、旋转夹紧气缸;271、压紧
块;310、安装座;320、把手;410、驱动装置;420、翻转臂;430、导轨;440、滑动座;510、第一测力器;520、第二测力器;600、扶手;610、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包括:装夹单元、翻转单元以及测力单元,其能够对汽车座椅扶手600进行快速装夹固定,然后对其进行翻转测试。
[0034]装夹单元,其用于固定住座椅扶手600,此处值得说明的是,装夹组件能够快速的将座椅扶手600夹持住,然后进行测试,如果无法将座椅扶手600固定住的话,那么就无法可靠的翻转座椅扶手600,进而无法进行测试。
[0035]所述装夹单元包括装夹座100、夹具组件200以及控制装置(图中未标出),所述夹具组件200与所述装夹座100连接,所述夹具组件200与所述控制装置联动连接。
[0036]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单元,其用于固定住座椅扶手,所述装夹单元包括装夹座、夹具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装夹座连接,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联动连接;翻转单元,其包括驱动装置以及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可转动的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且所述翻转臂用于带动座椅扶手翻转;测力单元,其与所述翻转臂连接,所述测力单元用于与座椅扶手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夹紧块以及第一操纵线,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装夹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夹紧块与所述导向柱连接并可朝所述第一固定块移动,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操纵线与所述第一夹紧块联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夹紧块以及第二操纵线,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装夹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铰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操纵线与所述第二夹紧块联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操纵线与所述第二操纵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且与所述把手联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纵线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俞高峰傅奇宏杨元杰郑宇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