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平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常规大容量的机组,由于工质体积流量大,单台机组采用大型的双阀门结构,两组阀门分别位于气缸两侧,采用水平切向进气方式,阀门出口通过连接法兰直接与气缸连接,使得进气腔室流场均匀,机组效率最优。但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由于工质密度大,循环体积流量小,若仍采用双阀门结构则整体尺寸非常小,阀门行程较短,调节难度加大,因此一般采用单阀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保障两侧推力相对平衡,采用在气缸左右两边各设置一个进气口进行水平切向进气,这样能使得机组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优;
[0004]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包括阀门、三通管、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和气缸,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三通管、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和气缸,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设置在所述气缸相对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气缸之间、所述第二弯管与所述气缸之间、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弯管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或所述第二弯管与所述法兰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单阀门与气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气缸的另一侧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第二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台杰,臧一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前沿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