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655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槽、营养槽和三个生物转盘,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均为顶面敞口且底面为弧形的壳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气缸二带动滑板移动至一定位置,并利用多个转动杆完成两个滚轮的固定,卷筒调整挂钩与生物转盘固定,同时,生物转盘两端的限位环移动至卡块的小端,利用气缸二带动连接架和相连的无缝钢管水平移动与生物转盘分离,利用电机二使起重臂转动,将生物转盘从营养槽移动至氧化槽对应位置并卡接固定,通过电机一和皮带带动生物转盘转动,新增的生物转盘上硝化细菌浓度较高,可以提升氧化槽对污水有机物的的分解速率,从而提升污水处理装置的利用效率。置的利用效率。置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和粪便污水都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悬浮物含量高和NH3

N高的特点,因此在很多乡镇,已经配置生活垃圾和动物粪便集中处理的专用厂房,可以将污水汇同一处,进行多次生化处理后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
[000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生物转盘,这种设备又称浸没式生物滤池,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出于对运行成本的考虑,一般占地面具和处理污水量都比较小。然而生物生物转盘的生物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硝化细菌的繁殖速率低,当遇到突然增大的污水来量时,出于正常态的有机物分解菌不足以快速完成污水的胺类物的处理,造成污水的堆积,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通过气缸二带动滑板移动至一定位置,并利用多个转动杆完成两个滚轮的固定,卷筒调整挂钩与生物转盘固定,同时,生物转盘两端的限位环移动至卡块的小端,利用气缸二带动连接架和相连的无缝钢管水平移动与生物转盘分离,利用电机二使起重臂转动,将生物转盘从营养槽移动至氧化槽对应位置并卡接固定,通过电机一和皮带带动生物转盘转动,新增的生物转盘上硝化细菌浓度较高,可以提升氧化槽对污水有机物的的分解速率,从而提升污水处理装置的利用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包括氧化槽、营养槽和三个生物转盘,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均为顶面敞口且底面为弧形的壳体结构,所述氧化槽一端中间位置的底部与另一端中间位置的顶部和营养槽一端的中部均开设有方孔,且位于氧化槽一端中间位置的底部的一个方孔与位于营养槽一端的中部的一个方孔相邻,三个所述方孔的内侧均固连有三角堰,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三个圆孔一,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的内侧壁上位于圆孔一的外缘处均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三个卡块的一端,且三个卡块的另一端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相邻一侧壁上处于正对位置的两个圆孔一的内侧均滑动嵌入连接有第一无缝钢管,且氧化槽和营养槽相背离一侧壁上的圆孔一的内侧均滑动嵌入连接有第二无缝钢管,且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的外柱面均与相邻卡块相接触三个所述生物转盘位于其中心轴线上均贯穿固连有辊轴,且辊轴的一端与相邻的一个第一无缝钢管嵌入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无缝钢管嵌入连接;
[0007]所述氧化槽与营养槽的相邻侧壁之间固连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一端与氧化槽内
部的底端连通,所述给水管的另一端与营养槽内部的顶端连通,且所述给水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水泵,所述给水管一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底座的底部固连有支撑板一,且支撑板一的一端与营养槽的侧壁固连,所述气缸一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气缸一的活动端固连,连接架的三个顶端均开设有圆孔二,三个所述圆孔二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无缝钢管套接固定,通过给水管将氧化槽底部的富余水利用水泵排入营养槽,营养槽调整适宜硝化细菌的PH和温度,提升营养槽中备用的生物转盘上分解细菌的浓度,用于在氧化槽的污水快速增加前的生物处理准备;
[0008]所述氧化槽与营养槽的背离侧均固连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顶面的一端固连有电机一,所述支撑板二顶面的中部固连有连接块一,且连接块一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支撑板二顶面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块二,且连接块二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二,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转动轴一的一端和转动轴二的一端均位于对应位置处第二无缝钢管的内侧,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转动轴一之间和转动轴一与转动轴二之间均转动套接有皮带,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轴一和转动轴二同速率转动,电机一、转动轴一和转动轴二靠近圆孔一的一端均与辊轴卡接,保证氧化槽中三个生物转盘保持同速率转动;
[0009]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之间设置有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包括底板,且底板的两长侧边分别与氧化槽和营养槽相邻侧壁的顶端固连,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间位置固连有U形杆,所述U形杆的顶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长侧边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U形杆的顶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滚槽,滚轮与相邻的一个滚槽滚动连接,所述U形杆内侧的中部固连有水平布置的气缸二,且气缸二的输出端与滑板的底面一端固连,所述移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生物转盘的起吊机构,通过改变气缸二的进程,调整滑板和四个滚轮在底板顶部的位置,用于帮助起吊机构完成生物转盘的起吊和安放。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底面固连于滑板顶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圆筒顶面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圆筒内壁的顶端外缘处固连有圆环,所述圆筒的中心位置固连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支撑柱底端的中心位置固连,且支撑柱底端的外缘与圆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连有起重臂一端,所述起重臂另一端的底面固连有定滑轮,所述起重臂中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卷筒,且起重臂位于定滑轮位置处的下方设置有挂钩,所述卷筒的外侧固连有尼龙绳的一端,所述尼龙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挂钩的顶端固连,所述卷筒两侧壁的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支撑柱固连,且固定杆的另一端固连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起重臂的中间位置一侧和支撑柱外柱面的对应一侧固连,通过圆筒和圆环对支撑柱的支撑,电机二带动支撑柱和起重臂转动,卷筒通过转动带动尼龙绳滚动,从而使得挂钩上下移动,挂钩的两个钳子夹持固定生物转盘的中心位置,完成生物转盘在氧化槽和营养槽的拆卸和安装。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氧化槽的底面一侧开设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的敞口处活动卡接有排泥盖,通过打开排泥盖,排泥槽将氧化槽中多余的有机物排出。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电机一输出端、转动轴一的一端和转动轴二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均固连有方形块,所述辊轴的两端中心位置均开设有方槽,且方槽与对应位置的方形块滑动嵌入连接。
[0013]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环为弹性环,所述卡块为一侧壁呈弧形的梯形块,且卡块大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其小端的横截面积。
[0014]进一步在于:所述氧化槽和营养槽的尺寸相同,所述辊轴的长度小于氧化槽内侧的宽度与两个卡块的长度之差。
[0015]进一步在于:位于滑板同一长侧边上两个滚轮的中心距等于处于氧化槽一侧壁上相邻两个圆孔一的中心距,所述U形杆的两外侧壁中间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滚轮滚动至两个同一长侧边的转动杆中间位置时,两个转动杆的顶端通过螺丝连接并与对应滚轮的顶端贴靠,实现滑板在U形杆顶面位置的固定。
[0016]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一:调整三角堰改变接收污水和排放速率,通过水泵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槽(100)、营养槽(200)和三个生物转盘(130),所述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均为顶面敞口且底面为弧形的壳体结构,所述氧化槽(100)一端中间位置的底部与另一端中间位置的顶部和营养槽(200)一端的中部均开设有方孔(110),且位于氧化槽(100)一端中间位置的底部的一个方孔(110)与位于营养槽(200)一端的中部的一个方孔(110)相邻,三个所述方孔(110)的内侧均固连有三角堰(111),所述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三个圆孔一(120),所述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的内侧壁上位于圆孔一(120)的外缘处均等角度固定连接有三个卡块(121)的一端,且三个卡块(121)的另一端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限位环(122),所述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相邻一侧壁上处于正对位置的两个圆孔一(120)的内侧均滑动嵌入连接有第一无缝钢管(123),且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相背离一侧壁上的圆孔一(120)的内侧均滑动嵌入连接有第二无缝钢管(124),且第一无缝钢管(123)和第二无缝钢管(124)的外柱面均与相邻卡块(121)相接触三个所述生物转盘(130)位于其中心轴线上均贯穿固连有辊轴(131),且辊轴(131)的一端与相邻的一个第一无缝钢管(123)嵌入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无缝钢管(124)嵌入连接;所述氧化槽(100)与营养槽(200)的相邻侧壁之间固连有给水管(210),所述给水管(210)一端与氧化槽(100)内部的底端连通,所述给水管(210)的另一端与营养槽(200)内部的顶端连通,且所述给水管(21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水泵(211),所述给水管(210)一侧设置有气缸一(220),所述气缸一(220)底座的底部固连有支撑板一(221),且支撑板一(221)的一端与营养槽(200)的侧壁固连,所述气缸一(22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230),所述连接架(230)的底端与气缸一(220)的活动端固连,连接架(230)的三个顶端均开设有圆孔二(231),三个所述圆孔二(231)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无缝钢管(123)套接固定;所述氧化槽(100)与营养槽(200)的背离侧均固连有防护壳(300),所述防护壳(300)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支撑板二(310),所述支撑板二(310)顶面的一端固连有电机一(320),所述支撑板二(310)顶面的中部固连有连接块一(331),且连接块一(331)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330),支撑板二(310)顶面的另一端固连有连接块二(341),且连接块二(341)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二(340),所述电机一(320)的输出端、转动轴一(330)的一端和转动轴二(340)的一端均位于对应位置处第二无缝钢管(124)的内侧,所述电机一(320)的输出端与转动轴一(330)之间和转动轴一(330)与转动轴二(340)之间均转动套接有皮带;所述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之间设置有移位机构(400),所述移位机构(400)包括底板(410),且底板(410)的两长侧边分别与氧化槽(100)和营养槽(200)相邻侧壁的顶端固连,所述底板(410)的顶面中间位置固连有U形杆(420),所述U形杆(420)的顶部设置有滑板(430),所述滑板(430)的两长侧边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431),所述U形杆(420)的顶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滚槽(421),滚轮(431)与相邻的一个滚槽(421)滚动连接,所述U形杆(420)内侧的中部固连有水平布置的气缸二(422),且气缸二(422)的输出端与滑板(430)的底面一端固连,所述移位机构(40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生物转盘(130)的起吊机构(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粪便污水协同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500)包括圆筒(510),所述圆筒(510)的底面固连于滑板(430)顶面的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妍涤
申请(专利权)人:盖比盈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