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39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包括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其技术要点是: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采用分立式结构,第一镜组包括满足常规拍摄的镜组A、满足广角拍摄的镜组B和满足超广角拍摄的镜组C,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分别具有独立的镜筒,第二镜组的镜片与滤光片Ⅰ和成像芯片组装于同一镜筒中,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固定于同一移动模组的滑块上或第二镜组固定于移动模组的滑块上,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对应设有定位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变焦镜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佳的稳定性,拍摄角度的变化更大,拍摄体验更好,同时减少镜片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具体涉及一种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可以实现从常规到广角再到超广角的拍摄范围的变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镜头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具有高解析力的一般拍摄范围的常规镜头和具有更大拍摄角度的广角镜头,近来也是出现了拍摄角度更大的超广角镜头。手机厂商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更佳的拍摄体验,将会使用到高性能的常规镜头、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通过增加镜头的数量实现多元拍摄的用户体验。然而这样使用的镜头、马达和芯片的数量会大幅增加,造成了手机的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相较于传统的变焦镜头,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并且拍摄角度的变化会更大一些,拍摄的体验会更好一些,同时减少了使用镜片的数量,减轻摄像头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镜组和靠近像侧的第二镜组,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采用分立式结构,第一镜组包括满足常规拍摄的镜组A、满足广角拍摄的镜组B和满足超广角拍摄的镜组C,所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分别具有独立的镜筒,所述第二镜组的镜片与滤光片Ⅰ和成像芯片组装于同一镜筒中,所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固定于同一移动模组的滑块上且可通过移动模组使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光轴线交替与第二镜组的光轴线重合,或第二镜组固定于移动模组的滑块上且通过移动模组使其光轴线交替与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光轴线重合,所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对应设有定位结构。
[0006]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定位结构由固定于镜组A的镜筒、镜组B的镜筒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的磁环Ⅰ、固定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的磁环Ⅱ组成。通过磁吸作用实现镜组A、镜组B或镜组C移动后的定位。
[0007]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定位结构由设于镜组A的镜筒、镜组B的镜筒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的凸凹结构Ⅰ、设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的与凸凹结构Ⅰ匹配的凸凹结构Ⅱ组成。通过凸凹结构Ⅰ和凸凹结构Ⅱ的结合,实现第二镜组移动后与镜组A、镜组B或镜组C的定位。
[0008]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移动模组为旋转模组,具有环形滑道和设于环形滑道上的滑块。
[0009]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移动模组为直线模组,具有直线滑道和设于直线滑道上的滑块。
[0010]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第一镜组另设有外接拓展镜头,所述移动模
组的滑块上设有对应外接拓展镜头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端设有滤光片Ⅱ,滤光片Ⅱ位于第二镜组的物侧。外接拓展镜头的设置使摄像头可更换具备其他拓展功能的镜头,如玻璃材质的镜头,提高成像质量。
[0011]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第一镜组的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分别至少由一片透镜构成,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镜组A、镜组B和镜组C与第二镜组配合,实现不同的拍摄需求。
[0012]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第二镜组至少由一片透镜构成,第一镜组的镜组A、镜组B或镜组C与第二镜组组装后光轴上至少具有三片透镜。
[0013]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镜组A的光阑设于其物侧,镜组B的光阑设于镜组B中,镜组C的光阑设于其像侧。实现摄像头从常规镜头到广角镜头,再到超广角镜头的视场角的变化。
[0014]上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所述第二镜组中设有光阑。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将摄像头分离成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通过替换第一镜组的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分别与第二镜组配合实现在常规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的一种转化,拍摄的体验感好,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将常规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整合到同一个摄像头当中,由于第二镜组是共用的,则减少了使用镜片的数量,减轻了摄像头整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7]2、通过定位结构实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在移动后与第二镜组的配合定位,使镜组A、镜组B或镜组C在移动到位后与第二镜组的光轴线重合,实现更加牢固的组合方式,保证了拍摄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第一镜组中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第二镜组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移动模组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移动模组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外接拓展镜头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移动模组对应外接拓展镜头的位置与第二镜组的位置示意图。
[0026]图中:1.镜组A、2.镜组B、3.镜组C、4.光阑、5.光阑、6.光阑、7.第二镜组、8.滤光片Ⅰ、9.像面、10.磁环Ⅰ、11.磁环Ⅱ、12.旋转模组、13.外接拓展镜头、14.凸凹结构Ⅰ、15.凸凹结构Ⅱ、16.直线模组、17.外螺纹、18.螺纹孔、19.滤光片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图4、图7、图8所示,该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镜组和
靠近像侧的第二镜组7,所述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7采用分立式结构。
[0029]第一镜组包括满足常规拍摄的镜组A1、满足广角拍摄的镜组B2和满足超广角拍摄的镜组C3,所述镜组A1、镜组B2和镜组C3分别具有独立的镜筒。所述第二镜组7的镜片与滤光片Ⅰ8和成像芯片(图中省略)组装于同一镜筒中。所述第一镜组的镜组A1、镜组B2和镜组C3分别至少由一片透镜构成,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镜组A、镜组B和镜组C与第二镜组7配合,实现不同的拍摄需求。所述第二镜组7至少由一片透镜构成,第一镜组的镜组A1、镜组B2或镜组C3与第二镜组7组装后光轴上至少具有三片透镜。所述镜组A1、镜组B2和镜组C3固定于同一移动模组的滑块上且可通过移动模组使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光轴线交替与第二镜组7的光轴线重合。所述镜组A1、镜组B2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与第二镜组7的镜筒边缘对应设有定位结构。
[0030]第一镜组的镜组A1、镜组B2、镜组C3整合到一个移动模组上,使第一镜组的镜组A、镜组B 、镜组C可以依次旋转到第二镜组7的位置上和其进行组合,移动模组的移动方式可以通过电机的驱动方式进行移动,也可以人为操作。满足上述条件的镜头可以实现第一镜组的不同的移动方式,让镜头具有更加多元的移动方式,适应多样的手机摄像头的设计。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组为旋转模组12,具有环形滑道和设于环形滑道上的滑块。所述定位结构由固定于镜组A的镜筒、镜组B的镜筒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的磁环Ⅰ10、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镜组和靠近像侧的第二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采用分立式结构,第一镜组包括满足常规拍摄的镜组A、满足广角拍摄的镜组B和满足超广角拍摄的镜组C,所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分别具有独立的镜筒,所述第二镜组的镜片与滤光片Ⅰ和成像芯片组装于同一镜筒中,所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固定于同一移动模组的滑块上且可通过移动模组使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光轴线交替与第二镜组的光轴线重合,或第二镜组固定于移动模组的滑块上且通过移动模组使其光轴线交替与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光轴线重合,所述镜组A、镜组B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对应设有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由固定于镜组A的镜筒、镜组B的镜筒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的磁环Ⅰ、固定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的磁环Ⅱ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范围可调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由设于镜组A的镜筒、镜组B的镜筒和镜组C的镜筒边缘的凸凹结构Ⅰ、设于第二镜组的镜筒边缘的与凸凹结构Ⅰ匹配的凸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金兑映吴爽黄杨帆李立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