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水位调节装置及湿地水位调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湿地水位调节装置及湿地水位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人工湿地水位调节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包括集水管、活动弯头以及出水管,三个管连接在一起,使人工湿地水位调节装置的整体呈L型。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64768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用水位控制系统,包括出水池,出水池的一个侧壁下部设有集水管(即穿墙横管),集水管与活动弯头(即旋转接头)连接,活动弯头的另一端与出水管(即调节竖管)连接,集水管通过石棉水泥固定在出水池的侧壁内,其中,集水管与活动弯头活动连接,以通过旋转出水管以调节水位的高度。
[0004]由于集水管与活动弯头是活动连接,在水量过大或者长期运行情况下,集水管与活动弯头连接处容易松动,甚至活动弯头被水冲掉,导致水从集水管流出,无法保证水位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水位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位控制系统的集水管与活动弯头连接处容易松动,甚至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穿墙横管,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固定在汇水池的一侧池壁上;调节竖管,沿上下方向延伸,调节竖管通过旋转接头与穿墙横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臂,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接头上,支撑臂的另一端具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在穿墙横管所在池壁的相对侧池壁上,以防止旋转接头松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为三通旋转接头,三通旋转接头具有上连接口、左连接口以及右连接口,上连接口与调节竖管的下端连接,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穿墙横管连接,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支撑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地水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管和堵头,堵头设置在支撑管远离三通旋转接头的一端,堵头构成所述支撑部。4.湿地水位调节系统,包括汇水池,汇水池的下游池壁上固设有布水管,汇水池内设有湿地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湿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穿墙横管,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固定在汇水池的上游池壁上;调节竖管,沿上下方向延伸,调节竖管通过旋转接头与穿墙横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臂,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接头上,支撑臂的另一端具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在汇水池的下游池壁上,以防止旋转接头松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水位调节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予,陈凯,闫大鹏,朱清,杜征,张珅,姜晨冰,冯赟昀,李然,刘铭雪,李珂,刘红平,刘潇钧,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