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71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包括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和中心固定轴,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分别布置在转盘轴承内圈和转盘轴承外圈,中心固定轴从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中穿出。在潮流冲击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反向转动,提升了低流速启动性能,使电机磁体和绕组槽的相对转动速度近一倍,极大提高电机发电效率;内环桨叶采用玫瑰状螺旋迎流设计,增加了内环面积的捕能效率,外环桨叶采用升力型叶片且加外环环圈,减小了因外环桨叶振荡带来的效率损失,提高了捕能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潮流能发电装置,具体设计了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可在较为广泛的潮流流速下进行工作并为海洋设备供能。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海岸线狭长,河湖纵横,拥有相当可观的海洋及水力资源。与其他海洋可再生能源相比,潮流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流转稳定、可预测性强等优点,若能有效利用,可以解决目前化石能源枯竭的难题。因此,对潮流能发电装置形式的探索和研究,一直都是从事海洋能源开发人员重中之重的课题。
[0003]随着近年来我国潮流能技术的发展,我国研制的多台潮流能机组已经成功并网或为海岛供电。但是我国潮流能开发还有两个方面不足:我国现有的潮流能装置多为传统的水平轴装置,其启动性能差,大多仅适用于最大流速大于2.5m/s的海域,而我国海域潮流能最大流速1.7m/s以上海域潮流资源占潮流能总资源的60%以上,潮流资源开发不充分;我国潮流能技术主要向着更大功率机组发展,小型潮流能发电技术缺乏重视,不同于大功率发电用于主网并网,稳定的小型潮流能开发可用于海洋用电装备的原位供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和中心固定轴(10),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分别布置在转盘轴承内圈(8)和转盘轴承外圈(9),中心固定轴(10)从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中穿出;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包括内环叶片结构和电机磁体(2),内环叶片结构固定在转盘轴承内圈(8)上,内环叶片结构分为内环、外环和中心轴,中心轴位于内环的中心,中心轴开设有圆通孔,内环桨叶(1)的叶尖布置在内环的内侧圆周面上,内环桨叶(1)的叶根设置在中心轴的外圆周面上,内环叶片结构的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内环形腔,内环形腔内部在外环表面上沿圆周间隔布置设有多个磁体槽,电机磁体(2)嵌套装配于磁体槽中,在未布置有磁体槽的内环形腔内部与内环叶片结构的内环之间的间隙插入环形的内环导磁铁圈(3);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包括外环叶片结构和电机线圈(5),外环叶片结构固定在转盘轴承外圈(9)上,外环叶片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外环叶片结构的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外环形腔,外环形腔的内部沿圆周间隔布置设有多个绕组槽,电机线圈(5)通过绕线骨架(4)三相绕组式绕线镶嵌在每个绕组槽中,沿外环叶片结构的外环的外周面间隔均匀地固定有外环桨叶(6),外环桨叶(6)的叶根固定在外环叶片结构的外环上,外环桨叶(6)的叶尖朝外,外环桨叶(6)上设计了外环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鹏冯博刘小栋司玉林张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