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93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轮机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包括上冠,上冠的内部设有圆筒,上冠和圆筒之间设有筋板,筋板和圆筒的上部设有可拆卸的上平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拆卸,机加工后只需拆下上平板,即可清除转轮上冠内腔铁屑;做静平衡试验时,只需拆下上平板,将配重块放入相应位置即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焊缝处不美观且极易开裂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转轮的影响,增加了转轮的刚度,既易于拆卸,又方便清理,使配平衡过程更加简单便捷,重复性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轮机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轮机是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它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水流推动转轮旋转,由主轴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水轮机是重要的水电设备之一,是水力发电行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设备,其技术发展与我国水电行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在我国电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我国水轮机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其经济规模及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我国水轮机制造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0003]混流式水轮机效率高,水头范围广,是各国广泛采用的水轮机型式,随着转轮结构的不断发展,目前混流式转轮多采用铸焊结构:将上冠、下环和叶片单独铸造,然后组装焊接成整体;原有结构存在如下不足:上冠在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不断落入泵板中,封闭空间难以清理;在转轮静平衡试验过程中,需切割上冠泵板,增焊配重铅块后再将切割处封闭焊牢;此种结构工序繁琐,重复性高,效率低,而且焊缝处不美观,极易开裂。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包括上冠,所述上冠的内部设有圆筒,所述上冠与圆筒之间设有多个筋板,所述筋板和圆筒的上部设有可拆卸的上平板,即上平板与筋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平板与圆筒也为可拆卸连接,方便上平板进行拆卸和安装。
[0006]所述筋板与上平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圆筒与上平板通过螺钉连接。
[0007]所述每个筋板与上平板之间螺钉数量为4个。
[0008]所述上冠、筋板、上平板、圆筒之间形成配重腔,所述配重腔内设有配重装置。
[0009]所述配重装置为配重铅块。
[0010]所述配重铅块与上冠焊接固定。
[0011]所述上冠与圆筒通过焊接固定。
[0012]本专利技术针对原混流式转轮上冠加工清理难,配重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利用螺钉将上平板与筋板以及已焊接在上冠的圆筒连接,机加工后只需拆下上平板,即可清除转轮上冠内腔铁屑;配平衡时,只需拆下上平板,将配重块放入相应位置即可;最后待内六角螺钉清洗干净后,将上平板把合在转轮上,涂“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剂”,安装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大大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转轮的影响,增加了转轮的刚度,既易于拆卸,又方便清理,使配平衡过程更加简单便捷,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1、上冠 2、筋板 3、上平板 4、螺钉 5、圆筒 6、配重腔 7、配重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及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
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也不应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准确理解。
[0018]实施例一: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包括上冠1(也可称为上冠泵板),所述上冠1的内部设有圆筒5,所述上冠1和圆筒5之间设有多个筋板2,优选地,上冠1与圆筒5通过焊接固定;筋板2沿着上冠1的中心均匀布置;所述筋板2和圆筒5上部设有可拆卸的上平板3,
[0020]所述上平板3与筋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平板3与圆筒5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冠1的上端面在上平板3的上端面之上,即筋板2的高度和上平板3的高度总和小于上冠1两端的高度;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在机加工过程中落入上冠1泵板中的碎屑便于清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避免了焊缝处不美观,极易开裂的缺陷。
[00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筋板2和圆筒5与上平板3通过螺钉4连接;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成本低,且便于维护,易于操作;更优选地,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刚度,所述每个筋板2与上平板3之间的螺钉为四个;但是不仅仅限于4个螺钉,螺钉的具体数量根据筋板2和上平板3的具体结构进行选定。
[0022]实施例二:
[0023]本实施中,所述上冠1、筋板2、圆筒5与上平板3之间形成配重腔6,所述配重腔6内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腔6和配重装置的配合可以对设备进行配重,因为采用可拆卸连接的设计,避免了在配平衡过程中,切割上冠1,增焊配重装置后再将切割处封闭焊牢;本专利技术避免了这种繁琐的工序,配平衡时,只需拆下上平板3,将配重装置放入相应位置即可,十分的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通用性,所述配重装置采用配重铅块7,所述配重铅块7与上冠1焊接固定。
[0025]本专利技术针对原混流式转轮上冠加工清理难,配重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利用螺钉4将上平板3与筋板2以及已焊接在上冠1的圆筒5连接,机加工后只需拆下上平板3,即可清除转轮上冠1内腔铁屑;配平衡时,只需拆下上平板3,将配重装置放入相应位置即可;最后待内六角螺钉4清洗干净后,将上平板3把合在转轮上,涂“厌氧型螺纹锁固密封剂”,安装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大大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转轮的影响,增加了转轮的刚度,既易于拆卸,又方便清理,使配平衡过程更加简单便捷,重复性好。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
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包括上冠(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冠(1)的内部设有圆筒(5),所述上冠(1)和圆筒(5)之间设有筋板(2),所述筋板(2)和圆筒(5)的上部设有可拆卸的上平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2)与平板(3)通过螺钉(4)连接,所述圆筒(5)与平板(3)通过螺钉(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上冠泵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筋板(2)与上平板(3)之间的螺钉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芳张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