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钻棒材抗弯强度检测系统、方法、储存介质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566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是关于一种微钻棒材抗弯强度检测系统、方法、储存介质及终端,涉及抗弯强度检测技术领域。框体上侧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另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侧固定有第二限位装置;框体前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固定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套,滑套后侧设置有保护壳,保护壳后侧固定有外杆,保护壳内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一端设置有电阻块,电阻块设置于外杆内部,电阻块另一端设置有内杆,内杆外端固定有检测杆;外杆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不同长度的微钻棒材,且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微钻棒材进行检测,功能多样且便于实用。功能多样且便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钻棒材抗弯强度检测系统、方法、储存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抗弯强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微钻棒材抗弯强度检测系统、方法、储存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直径小于3.175mm的钻头,通常称为微型钻头,简称微钻。要使微钻在使用中发挥高效率,必须考虑一系列因素:如钻头本身的各项要素、加工参数、孔深、安装的完善性及工件的结构等。
[0003]其中微钻棒材的抗弯强度是影响微钻棒材性能的重要参数,目前市面上对微钻棒材记性抗弯强度检测的装置种类较少,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现有的抗弯强度检测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通过标尺和标线确定抗弯强度,检测误差较大。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缺陷为:现有的抗弯强度检测装置类较少,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结构复杂,检测误差较大。获得产品质量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钻棒材抗弯强度检测系统、方法、储存介质及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系统设置有框体;
[0007]所述框体上侧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另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侧固定有第二限位装置;
[0008]所述框体前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后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后侧固定有外杆,所述保护壳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一端设置有电阻块,所述电阻块设置于所述外杆内部,所述电阻块另一端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外端固定有检测杆;所述外杆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电阻块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分别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侧螺纹设置有U形限位杆。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座一侧设置有红外接收器;所述内杆外端设置有与红外接收器相匹配的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滑动槽外端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嵌装有主控装置,所述第一壳体上侧嵌装有显示屏,所述第一壳体前侧设置有控制按钮。
[0013]进一步,所述框体设置有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顶板下侧设置有储物格;所述底板下侧设置有防滑垫。
[0014]进一步,所述滑套前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
[0015]进一步,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凸块。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方法,所述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方法包括:
[0017]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限位装置对不同直径的微钻棒材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的不同直径的微钻棒材数据,主控装置所述微钻棒材按照预定的直径与长度匹配原则,控制滑块改变不同尺寸限位装置的相对距离,适应不同长度的微钻棒材;
[0018]基于确定的微钻棒材的直径与长度,对微钻棒材进行弯曲,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微钻棒材的弯曲程度,获得微钻棒材的抗弯强度数据;
[0019]通过红外接收、发射器实现折弯次数的计算;
[0020]并且通过显示器将抗弯强度、折弯次数等信息进行显示。
[0021]进一步,根据检测的微钻棒材的直径选择合适的U形限位杆,并安装于限位座上;随后按动控制按钮启动第二气缸,滑块在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调整至合适位置;随后固定限位螺栓,滑动滑套,使检测杆位于两个限位装置中部;
[0022]将微钻棒材放置于两个限位装置上,通过控制按钮开启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内杆前后移动,进行折弯检测;
[0023]检测过程中,每次折弯内杆上的红外发射器与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座上的红外接收器相对时,增加一次折弯次数;位移传感器检测电阻块移动距离进行折弯强度检测。
[0024]进一步,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微钻棒材的弯曲程度,获得微钻棒材的抗弯强度数据的方法包括:
[0025]所述位移传感器依次连接主控装置搭载的弯曲数据获取模块、弯曲数据处理模块及弯曲数据成像模块组成;其中,弯曲数据获取模块包括一位于被测微钻棒材上方的反射镜、光源摄像头及微钻棒材弯曲图像采集芯片,光源发出激光,由被测面反射后经反射镜进入摄像头,通过入射光与出射光夹角算出弯曲度上两点间的角度值,在弯曲数据成像模块中显示出角度示值的刻线;
[0026]之后,弯曲数据获取模块完成弯曲数据成像模块所显示刻线的采集工作,将采集的弯曲图像数据进行去除噪音干扰、图像锐化、灰度变换预处理,确定图像中信号有无,将无用的信息去除,增强有用的特征信息,将不完整的特征信息修复复原;
[0027]将预处理完成的图像再进行图像处理,通过去噪声、去干扰,增强处理、图像复原将原始图像加工成便于主控装置识别的图像,之后通过图像识别对图像处理后的可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分类、分析;
[0028]图像处理后的数据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图像处理后的弯曲数据通过弯曲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各采集点相对于理想弯曲度的距离偏差,并算出弯曲度误差值,同时数据处理模块中由三位图像拟合,直观看出弯曲度的误差分布情况;
[0029]所述弯曲数据获取模块通过CCD工业摄像机摄取弯曲度测试件反射光线图像,经USB接口输出,进入图像处理系统,完成图像滤波、去噪、二值化和特征参数提取的处理过程,最后由操作界面显示测量结果数据和被测弯曲度三维示意图。
[0030]所述弯曲度计算公式包括训练弯曲数据和多弯曲节点分配;所述多弯曲节点分配包括:
[0031]1)初始化已选弯曲节点集合为空集,候选弯曲节点集合为弯曲节点全集,随着调度过程的进行,已选弯曲节点集合和候选弯曲节点集合的元素不断更新,和分别为在第n次迭代结束时候选和已选弯曲节点集合,n=1,

,N
T
为迭代的次数,初始化n=1;
[0032]2)对弯曲节点k反馈的信道信息矩阵H
k
进行奇异值分解其中,λ
k,1
表示第k个弯曲节点的信道矩阵的奇异值,表示维度1
×
(N
T

1)的零向量,和分别由与非零奇异值λ
k,1
和零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值向量构成,因为rank(H
k
)=1,所以v
i,1
为V
i
的第一个列向量,其中,rank(
·
)表示求矩阵的秩;
[0033]3)根据分解后的矩阵构造中间矩阵和和以及其中,diag(
·
)表示对角化操作;
[0034]4)构造相关矩阵R,R为L
×
L方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其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系统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上侧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框体上侧的另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侧固定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框体前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后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后侧固定有外杆,所述保护壳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一端设置有电阻块,所述电阻块设置于所述外杆内部,所述电阻块另一端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外端固定有检测杆;所述外杆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电阻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限位装置分别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侧螺纹设置有U形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座一侧设置有红外接收器;所述内杆外端设置有与红外接收器相匹配的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外端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嵌装有主控装置,所述第一壳体上侧嵌装有显示屏,所述第一壳体前侧设置有控制按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置有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顶板下侧设置有储物格;所述底板下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滑套前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凸块。5.一种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限位装置对不同直径的微钻棒材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的不同直径的微钻棒材数据,主控装置所述微钻棒材按照预定的直径与长度匹配原则,控制滑块改变不同尺寸限位装置的相对距离,适应不同长度的微钻棒材;基于确定的微钻棒材的直径与长度,对微钻棒材进行弯曲,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微钻棒材的弯曲程度,获得微钻棒材的抗弯强度数据;通过红外接收、发射器实现折弯次数的计算;并且通过显示器将抗弯强度、折弯次数等信息进行显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的微钻棒材的直径选择合适的U形限位杆,并安装于限位座上;随后按动控制按钮启动第二气缸,滑块在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调整至合适位置;随后固定限位螺栓,滑动滑套,使检测杆位于两个限位装置中部;将微钻棒材放置于两个限位装置上,通过控制按钮开启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内杆前后移动,进行折弯检测;检测过程中,每次折弯内杆上的红外发射器与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座上的红外接收器相对时,增加一次折弯次数;位移传感器检测电阻块移动距离进行折弯强度检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钻棒材新材质抗弯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微钻棒材的弯曲程度,获得微钻棒材的抗弯强度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位移传感器依次连接主控装置搭载的弯曲数据获取模块、弯曲数据处理模块及弯曲数据成像模块组成;其中,弯曲数据获取模块包括一位于被测微钻棒材上方的反射镜、光源摄像头及微钻棒材弯曲图像采集芯片,光源发出激光,由被测面反射后经反射镜进入摄像头,通过入射光与出射光夹角算出弯曲度上两点间的角度值,在弯曲数据成像模块中显示出角度示值的刻线;之后,弯曲数据获取模块完成弯曲数据成像模块所显示刻线的采集工作,将采集的弯曲图像数据进行去除噪音干扰、图像锐化、灰度变换预处理,确定图像中信号有无,将无用的信息去除,增强有用的特征信息,将不完整的特征信息修复复原;将预处理完成的图像再进行图像处理,通过去噪声、去干扰,增强处理、图像复原将原始图像加工成便于主控装置识别的图像,之后通过图像识别对图像处理后的可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分类、分析;图像处理后的数据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图像处理后的弯曲数据通过弯曲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各采集点相对于理想弯曲度的距离偏差,并算出弯曲度误差值,同时数据处理模块中由三位图像拟合,直观看出弯曲度的误差分布情况;所述弯曲数据获取模块通过CCD工业摄像机摄取弯曲度测试件反射光线图像,经USB接口输出,进入图像处理系统,完成图像滤波、去噪、二值化和特征参数提取的处理过程,最后由操作界面显示测量结果数据和被测弯曲度三维示意图;所述弯曲度计算公式包括训练弯曲数据和多弯曲节点分配;所述多弯曲节点分配包括:1)初始化已选弯曲节点集合为空集,候选弯曲节点集合为弯曲节点全集,随着调度过程的进行,已选弯曲节点集合和候选弯曲节点集合的元素不断更新,和分别为在第n次迭代结束时候选和已选弯曲节点集合,n=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斌颜练武张华李昌业司守佶王焕涛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市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