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514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包括四个脚架、两个座架、座台,且四个所述脚架位于两个座架之间,四个所述脚架上共同安装有一个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加热机构,两个所述座架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储热机构,所述储热机构上安装有一个第一输送机构,所述座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输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可以对污泥干化时所散发的热量进行收集存储输送,从而可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没有对污泥进行干化的热量额外利用的结构,从而不利于进一步节约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问题。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问题。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污泥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最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其含水量甚至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并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其运输方式可以用泵进行运输,它在进行处理时,很难通过沉降法进行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因此在对污泥进行处理时相关人员便会使用一种被称为污泥干化法的方式来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污泥干化法又可以称为污泥脱水法,是指通过使用渗滤或蒸发等外部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所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等自蒸发设施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过使用污泥干化法来使水分从污泥内蒸发脱离,从而可以缩小污泥整体的重量以及体积,从而便于污泥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目前,干化法有自然蒸发法和机械脱水法这两种,在习惯上,机械脱水法常常被称为污泥脱水法,而自然蒸发法便是常常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脚架(1)、两个座架(2)、座台(3),且四个所述脚架(1)位于两个座架(2)之间,四个所述脚架(1)上共同安装有一个传送机构(4),所述传送机构(4)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加热机构(5),两个所述座架(2)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储热机构(6),所述储热机构(6)上安装有一个第一输送机构(7),所述座台(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输送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4)包括座板(41),所述座板(41)固定连接于四个脚架(1)之间,所述座板(41)两侧的侧壁上呈对称状均开设有一个弧槽(42),两个所述弧槽(42)的相对槽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传送辊(43),所述座板(41)一侧的侧壁上对应其中一个弧槽(4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44),且所述第一电机(44)的输出端贯穿座板(41)的侧壁并与其中一个传送辊(43)固定了连接,两个所述传送辊(43)上共同传动连接有一个传送履带(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表层地热能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5)包括凹槽(51),所述凹槽(51)开设于座板(41)的上表面,所述凹槽(51)内固定连接有一个金属导热板(52),且所述金属导热板(52)的上表面与传送履带(45)相贴,所述金属导热板(5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热孔(53),所述凹槽(51)一侧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地源热泵连接管(54),且所述地源热泵连接管(54)靠近凹槽(51)槽壁的一端贯穿凹槽(51)的槽壁并座板(41)向外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锦泥资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